歌尔股份作为苹果和华为的供货商,近期在消费电子概念股中表现突出。公司业务涵盖精密零组件、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三大领域,其中智能硬件业务包括VR、MR、AR设备及智能可穿戴产品等。尽管2023年消费电子行业整体处于下行周期,公司业绩在前两年也呈现下行趋势,但2024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1722.9%,显示出明显的回暖迹象。
公司在手订单量增长,合同负债金额在一季度末创新高,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强劲。同时,公司涉及多个热门概念,包括智能声学整机、华为概念、汽车电子和混合现实(MR)等,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事件催化方面,消费电子市场过去两年出货量下滑,但今年AI技术的加入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苹果与OpenAI合作,将ChatGPT整合进自家产品,预示着AI消费电子产品的逐步推出,有望带动消费电子换机潮。微软发布的全新AI PC产品和苹果即将开售的Vision Pro,都显示出市场对AI技术的高度重视。
市场行为方面,北向资金自4月中开始稳步加仓,持股比例达到5.38%,显示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公司股东户数连续两年下降,筹码集中度提升,有利于股价的稳定。然而,融资买入额并不活跃,融资余额不断下行,创下2022年中以来的新低,投资者需注意风险。
总体来看,歌尔股份在消费电子概念股中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公司业绩回暖,涉及多个热门概念,市场需求强劲,且得到北向资金的增持。然而,融资买入额的不活跃和融资余额的下行也提醒投资者需关注潜在风险。
阅读全文迪哲医药-U(688192.SH)作为国产小分子创新药的领军企业,首次获得“买入”评级。自2017年成立以来,公司专注于恶性肿瘤和免疫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建立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小分子产品管线。目前,公司已有6款产品进入全球临床阶段,多款候选药物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舒沃替尼,针对EGFR Ex20ins NSCLC患者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整体ORR数据达到60.8%,对脑转移患者ORR为48.5%。与同类产品相比,舒沃替尼在1L治疗中展现出更高的有效性数据,预计2033年国内销售额将达30亿元,美国销售额约18亿元。
另一款产品戈利昔替尼,在PTCL适应症上展现出差异化布局,疗效优于现有疗法。戈利昔替尼在血液方面的安全性略优于其他在研品种,有效性数据不弱于其他品种,预计2033年国内销售额将超10亿元,美国销售值接近9亿元。
迪哲医药的盈利预测显示,随着在研管线的陆续获批上市,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预计分别为4.58亿元、10.49亿元、16.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9亿元、-4.27亿元、0.17亿元。作为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迪哲医药有望在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并在随后逐渐盈利。
风险提示包括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临床失败、核心技术或核心人员变动、产品出海进度不及预期以及行业政策变动等风险。
公司管理团队由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专家组成,包括创始人张小林博士、首席医学官杨振帆博士等,他们在新药研发领域拥有多年的管理经验。
迪哲医药在2023年成功实现产品销售收入,首款创新药舒沃替尼片实现营业收入0.91亿元。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加,2023年研发费用达到8.05亿元,同比增长约21%。研发团队规模也在持续扩大,2023年底研发人员共261人。
公司已建立的小分子产品管线组合具有创新性和市场潜力,所有产品享有完整全球权益,并采用全球同步开发模式。其中,舒沃替尼和戈利昔替尼作为两大领先产品,正处于关键性临床试验阶段。
在EGFR Ex20ins领域,舒沃替尼已在全球范围内取得领先研发进度,并于2023年8月获得NMPA批准二线治疗EGFR Ex20ins适应症。此外,舒沃替尼对EGFR-TKI耐药患者也展现出一定疗效,正在开展相关研究。
戈利昔替尼作为具有JAK1高选择性的药物,在R/R PTCL治疗方案中具有潜力。目前,复发耐药PTCL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戈利昔替尼的血液方面安全性较优,有效性数据不弱于其他在研品种。预计2033年,戈利昔替尼在PTCL适应症的国内销售额将超过10亿元,美国销售值接近9亿元。
迪哲医药的第三代BTK抑制剂DZD8586针对BTK耐药患者,展现了较好的临床前数据,优于已上市的匹妥布替尼。DZD8586是全球进度最快的针对双重耐药机制的双靶点药物,有望为BTK耐药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迪哲医药凭借其创新的小分子药物研发实力和丰富的产品管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随着公司在研产品的陆续上市,预计将为公司带来显著的收入和利润增长。
阅读全文拓荆科技(688072.SH)作为国内薄膜沉积设备的领军企业,近期获得中泰证券首次覆盖研究并给予“买入”评级。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专注于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成功打破了国际厂商的国内市场垄断,获得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国内主流圆晶厂产线的认可。公司2019年至2023年的营收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1.14%,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薄膜沉积设备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4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89亿美元。然而,目前市场主要由海外企业如应用材料(AMAT)、泛林半导体(LAM)等垄断,国产化率较低,为国内厂商提供了巨大的替代空间。随着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中国的出口管制限制,高端薄膜沉积设备的国产化变得迫切。
拓荆科技凭借优秀的产品力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在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公司产品线丰富,包括PECVD、ALD、SACVD、HDPCVD等,覆盖了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中的全部介质薄膜材料和约100多种工艺应用。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混合键合设备领域,推出了Dione 300和Propus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39亿、53亿和6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8亿、12亿和16亿元人民币,对应PE分别为48倍、33倍和24倍。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下游产线扩产与升级的确定性,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下游大型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行业规模测算偏差以及研报使用信息更新不及时等风险。
重要声明:本报告由中泰证券研究所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阅读全文通富微电(002156.SZ)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封测企业,近期获得“买入”评级。公司股价当前为24.78元/股,市值约37.61亿元。2023年,尽管全球委外封测行业整体营收下降,通富微电却实现了逆势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但净利润受行业景气度下滑等因素影响,同比下滑66%。进入2024年,公司第一季度业绩显著改善,营收同比增长14%,净利润同比增长2064%。
公司盈利预测显示,2022年至2026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计将持续增长,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将逐年提升。公司在全球拥有七大生产基地,客户资源包括AMD等国际巨头企业。通富微电与AMD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AMD最大的封测供应商,有望在AI时代享受技术发展红利。
此外,公司拟收购京隆科技(苏州)26%的股权,涉足第三方测试领域,预计将增厚公司业绩并带来技术与业务协同效应。分析师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为253亿元、308亿元和358亿元,毛利率逐年提升,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考虑到公司在半导体封测领域的技术优势和与海外大客户的深度绑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行业与市场波动、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动等因素。投资评级说明指出,买入评级预期公司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本报告由中泰证券研究所提供,基于公开资料和独立研究,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重要声明: 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关注信息更新,并注意市场风险。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报告中涉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金融服务。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翻版、发布、复制或转载。
阅读全文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最新研究报告中对齐鲁银行(股票代码:601665.SH)给予了“推荐”评级。报告指出,齐鲁银行自1996年成立以来,凭借其在山东省的深厚国资背景和稳定的管理团队,实现了快速的资产扩张和盈利增长。截至2023年,齐鲁银行的ROE达到12.9%,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六。
报告分析认为,齐鲁银行未来盈利增长的关键在于其资产规模的持续增长、净息差的稳定性以及资产质量的改善。在规模增长方面,山东省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企业资源为齐鲁银行提供了良好的经营条件。同时,齐鲁银行在济南本地及异地的机构布局和网点扩张,以及对县域金融业务的持续投入,都为其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提供了支撑。
在净息差方面,尽管行业趋势显示净息差逐步下行,但齐鲁银行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和受益于存款降息重定价,预计净息差降幅将收敛。在资产质量方面,齐鲁银行近年来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显示出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特别是在房地产和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的信贷风险控制方面,齐鲁银行表现出较强的风险管理能力。
东兴证券预测,齐鲁银行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6.1%、15.1%、14.6%,并且给出了2024年目标PB0.72倍,对应合理股价5.8元/股的评价。相较于2024年6月18日的股价4.77元,齐鲁银行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报告同时指出,齐鲁银行的快速扩张、资产质量的持续改善以及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使其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此外,齐鲁银行的可转债也因其较高的转股溢价率和较长的剩余年限,展现出不错的投资价值。
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关注可能的风险,包括经济复苏和实体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信贷规模扩张不及预期、资产质量出现预期外的大幅波动,以及行业净息差大幅收窄等情况。
总体来看,东兴证券的报告对齐鲁银行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其在规模扩张、净息差稳定和资产质量改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支撑其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
阅读全文在深入研究比亚迪的海外拓展策略及其市场表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在亚太、欧洲、美洲以及中东非洲等地区均展现出积极的市场拓展态势。通过分析丰田的出口历程,我们认为比亚迪在量增和利增两个方面均有显著的股价拉动潜力。
比亚迪的出口战略与丰田具有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追求高效益、高质量和技术的公司基因方面。比亚迪在国内市场占率达到峰值之前便开始布局出口,并在东南亚、拉美等地区进行拓展,这与丰田早期的出口战略不谋而合。此外,比亚迪在产业链整合方面也展现出与丰田相似的垂直整合策略,通过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
从丰田的股价复盘来看,其在74-83年、94-07年以及14-23年三个时期,出口业务的增长显著拉动了股价。特别是在石油危机时期,丰田凭借优秀的燃油效率在北美市场取得显著增长。而在90年代,丰田通过推出雷克萨斯品牌以及进入中国市场,再次实现海外销量的高增长。
比亚迪在亚太事业部的布局中,东南亚和澳洲市场是其短期上量的主要区域。泰国和澳大利亚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公司在这些地区的新能源车型销量和市占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在欧洲市场,比亚迪面临关税压力,但长期来看,西欧市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东非洲事业部虽然整体进展较慢,但在南非市场,比亚迪已经开始布局并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方面,考虑到比亚迪新品周期的推进以及高端化和出口战略的实施,预计2024-2026年公司整体营收将保持稳定增长,净利润增速也将保持在较高水平。基于此,我们给予比亚迪“买入”评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海外拓展进度不及预期以及公开资料信息滞后等风险因素可能对公司的市场表现产生影响。因此,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定价策略、产能布局以及渠道拓展方面均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政策支持较强的市场,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此外,公司在海外市场的自建船队和产能布局也有助于规避贸易限制,提高供应量。
综上所述,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拓展策略和实施效果显示出其在全球汽车行业中的竞争力和成长潜力。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比亚迪有望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阅读全文昆仑万维(300418.SZ)作为一家社交与互动媒体公司,近期确立了“All in AGI 与 AIGC”战略,致力于通过AI技术赋能其业务条线,开辟新的增长曲线。公司在AI领域布局深远,从2023年4月的“天工1.0”到2024年4月发布的“天工3.0”,后者采用4000亿参数的MoE架构,成为全球领先的开源MoE模型之一。在应用端,昆仑万维推出了包括AI写作、AI绘画、AI数据分析、AI伴侣等在内的多种智能体,并在AI音乐、AI视频、AI游戏、AI社交等领域积极探索。
昆仑万维的AGI与AIGC业务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其中天工AI日活用户已超过100万,在国内AI搜索领域仅次于文心一言和豆包。公司自研的大模型在CEVAL等主流评测榜单中表现优异,推理能力接近70B的Dense模型,显著降低了推理成本。此外,公司旗下的天工AI搜索作为国内首款AI搜索产品,以其全面、精确的中文回答和高时效性等特点,对传统PageRank搜索模式构成挑战。
在海外市场,昆仑万维通过Opera这一信息分发平台实现了ARPU值的逐年提升。Opera业务涵盖网络广告、搜索、信息分发及元宇宙等多个领域,全球月活用户超过3.9亿。自2023年起,Opera开始在浏览器平台内接入AI技术,推出了全新的Opera One浏览器和内置原生AI助手“Aria”,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StarMaker和游戏业务也是昆仑万维的重要增长点。StarMaker凭借音乐直播和社交运营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较高的热度,累计在126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音频类应用下载榜前五,其中82个国家和地区位列第一。游戏业务则依靠游戏储备的逐步释放,有望保持稳健发展。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昆仑万维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79亿元、9.63亿元、10.10亿元,尽管短期AI战略投入可能导致净利润承压,但考虑到公司在国内AI行业的领先地位,有望通过AI技术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AI发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用户流失以及投资业务波动等因素。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计将保持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在2024年略有下降,但随后逐年提升。EPS、ROE、P/E和P/B等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情况。
昆仑万维的业务布局和发展战略清晰,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在国内外市场均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特别是在AI搜索、音乐、游戏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为公司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展望未来,昆仑万维有望在AI技术的推动下,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阅读全文兰生股份作为国内会展行业的领军企业,在2024年6月20日的证券研究报告中获得增持评级。公司依托上海国资委的资源优势,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扩张战略,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2020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聚焦会展主业,加快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积极打造会展核心业务品牌。
兰生股份的会展业务资源丰富,构成产业链闭环,包括展览组织、展馆运营、会议活动赛事和会展服务等。公司通过重组,展览组织业务迅速发展,营收占比过半。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业绩已赶超疫前水平。公司在手现金充沛,为后续维持较高的分红比例奠定了基础。
会展行业在中国具有显著的增长潜力,市场规模大,政府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疫后行业加速出清,头部企业有望受益。兰生股份凭借全产业链资源、优质IP和上海的资源与区位优势,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公司通过存量展会的异地扩张、兼并收购以及数字化能力的提升,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和提升效能。
公司未来发展的看点包括“会展中国”战略的推进和数字化能力的升级。兰生股份通过内生培育和外延收购,持续贡献业绩增量。公司预计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亿元、3.40亿元和3.86亿元,对应市盈率为14.3倍、12.8倍和11.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然而,兰生股份的评级也面临一定风险,包括宏观经济下行、外延扩张不及预期以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风险。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该公司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因素。
兰生股份的股价表现在不同时间段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无论是1个月、3个月还是12个月的绝对增长率,均超过上证综指的相对增长率。此外,公司的主要股东包括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和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公司提供了坚实的股东背景和资源支持。
在财务数据方面,兰生股份展现出稳健的增长和良好的盈利能力。公司的主营收入、EBITDA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同时,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和EV/EBITDA等估值指标也显示出公司的投资价值。
总体来看,兰生股份作为会展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资源优势、战略布局和数字化能力,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竞争力。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其成为投资者值得关注和投资的对象。
阅读全文国海证券研究所在2024年6月18日发布了关于通用股份(601500)的公司研究报告,维持了“买入”评级。报告由证券分析师李永磊、董伯骏和贾冰共同撰写,他们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和市场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用股份近期宣布了在泰国二期项目中增加1000万条半钢子午胎的产能,这是公司“5X战略计划”的一部分。该扩建项目预计总投资19.76亿元,预计投产后年均营业收入可达24.66亿元,年均利润总额预计为5亿元。这一举措将使公司在泰国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1600万条半钢子午胎和130万条全钢子午胎。
公司的海外产能布局迅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已于2019年在泰国建成。目前,泰国工厂一期项目已全面投产,柬埔寨工厂也已于2023年5月正式投产。公司在建项目包括柬埔寨二期、泰国二期以及无锡工厂的半钢胎和非公路轮胎项目,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营收和利润。
海外市场对公司盈利贡献显著,2023年海外市场营收达到36.72亿元,占总营收的72.51%,毛利率为22.16%。相比之下,中国大陆市场营收13.56亿元,毛利率为-2.02%。海外工厂的推进预计将提高海外营收占比,改善综合毛利率。
国海证券研究所预测,通用股份2024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为68.30亿元、96.36亿元和113.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0亿元、10.34亿元和13.46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3倍、9倍和7倍,维持“买入”评级。
报告同时提醒投资者关注潜在风险,包括新建产能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费价格大幅上涨、环保及安全生产风险以及同行业竞争加剧等。
最后,报告包含了通用股份的盈利预测表和相关图表,提供了公司的财务指标、市场表现和产能规划等详细信息。国海证券研究所强调,本报告仅供参考,投资者应谨慎决策,并注意市场风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