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峰股份(603997.SH)近期宣布获得某头部主机厂的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将为客户开发、生产前排座椅总成产品。自2024年以来,公司已新增6个座椅总成项目定点,此次新获项目预计将从2026年2月开始量产,项目生命周期7年,预计生命周期总金额为14亿元。公司在乘用车座椅产品开发设计、技术质量、生产保障能力方面获得主机厂认可,市场基础稳固。
继峰股份在智能电动领域实现突破,先后获得三家新能源主机厂座椅总成项目定点,2023年2月联合格拉默突破奥迪PPE全球供应体系,乘用车座椅业务加速。2023年6月首获一汽大众座椅总成项目定点,实现从新能源到传统燃油车领域的全面覆盖。2023年5月至12月,公司累计交付6.5万套乘用车座椅,实现营收6.55亿元。截至2024年7月16日,公司累计乘用车座椅在手项目定点13个,生命周期总金额达762809亿元,预计年收入127-135亿元,为2023年收入的316%-336%,收入增量显著。
公司2018年收购德国格拉默,2019年完成交割并于2019Q4开始并表,2020年开启全面整合。2023年随格拉默全球COO李国强先生上任后,公司以提高盈利能力为目标,推动全面降本增效措施落地。主要措施包括调整产能布局、加强供应链管理、推行“卫星计划”、提升工艺能力、落实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补偿机制、加强财务数据差异分析等,以提升经营效益。同时,格拉默和继峰联合开拓市场,产品相互赋能,客户相互导入,共同提升市占率。
面对汽车行业电动智能百年大变革,公司积极拥抱,横向拓展乘用车座椅、音响头枕、隐藏式电动出风口、隐藏式门把手、车载冰箱、移动中控系统和扶手、3D Glass玻璃技术等智能化新品,纵向布局智能家居式重卡座舱、电动出风口、隐藏式门把手、车载冰箱等,并突破特斯拉、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长期来看,“大继峰”有望充分发挥格拉默百年积淀的座椅等技术优势和继峰的民企灵活机制冲击智能座舱市场,剑指全球龙头。
投资建议方面,整合成效渐显,新产品和新客户加速拓展,“大继峰”(继峰+格拉默)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智能座舱龙头。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242.50/287.50/319.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2/8.67/11.76亿元,对应EPS为0.30/0.69/0.93元,对应2024年7月16日10.12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34/15/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乘用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整合进展不及预期、客户拓展情况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提升等因素。
阅读全文在华福证券于2024年7月1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兆易创新(603986.SH)的业绩表现受到关注。报告指出,兆易创新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6.1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约5.2亿元,同比增长54%,扣非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第二季度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9.8亿元和3.13亿元,同比增长22%和68%,环比增长21%和53%。这一业绩超出了预期,主要得益于消费和网通市场的回暖,推动了存储芯片销量和营收的增长。
报告还强调了兆易创新在利基存储行业的复苏前景。华邦预计利基DRAM和Nor的景气周期有望持续至2025年。分析师对兆易创新在2024年和2025年的复苏持乐观态度。此外,兆易创新在Nor闪存领域的主业复苏具有高确定性,其Nor出货量已超过旺宏,成为全球第二。公司还在利基DRAM领域推出了DDR4产品线,为DRAM业务增添了新的动力。
华福证券对兆易创新的财务预测进行了调整,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80亿元、104亿元和12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0.3亿元和25.5亿元,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94元、3.04元和3.83元。分析师认为,兆易创新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有望从行业需求的高景气中受益,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风险,包括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技术迭代和竞争风险。兆易创新的当前股价为97.20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分别为666.91百万股和665.24百万股,每股净资产为23.00元,资产负债率为10.13%。一年内最高和最低价分别为119.88元和55.20元。
华福证券研究所的分析师团队包括陈海进、徐巡和谢文嘉。他们提供了详细的财务数据和估值,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主要财务比率和每股指标。报告还包含了投资评级声明和特别声明,强调了报告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提醒投资者自行决策和承担投资风险。华福证券的联系方式也提供在报告末尾。
阅读全文思特威(688213.SH)作为电子/半导体行业的一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出公司业绩的显著增长。根据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24亿元到25亿元,同比增长124%到13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到1.55亿元,同比增加2.0-2.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这一业绩的大幅提升主要得益于智慧安防和智能手机业务的增长。
智慧安防业务方面,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在性能和竞争力上有所提升,市场需求回暖带动了产品销量的显著上升。智能手机业务方面,公司5000万像素产品的出货量大幅上升,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第二曲线。此外,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5000万像素的SC580XS和SC5000CS,以及1600万像素的SC1620CS等,这些新产品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支持。
投资建议方面,分析师上调了对公司2024-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将实现收入57.7/74.5/92.2亿元,归母净利润4.3/6.3/8.4亿元,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53/36/27倍,维持“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下游需求复苏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公司技术创新的风险。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该公司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潜在风险。
在财务数据方面,公司2023年的营业收入为2,483百万元,净利润为-83百万元。预计2024年、2025年和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767百万元、7,449百万元和9,222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27百万元、626百万元和838百万元。公司的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预计将逐年提升。
法律声明部分提醒投资者,本报告仅供德邦证券的客户使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考虑报告中的信息和建议是否适合自己。德邦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服务。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分发本报告。
阅读全文春风动力公司,作为高端全地形及中大排量二轮摩托车领域的自主龙头企业,近期获得了买入评级。公司以149.38元的市场价格,展现了其在行业中的强劲地位。分析师何俊艺、刘欣畅和毛䶮玄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这得益于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前瞻性布局和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深耕。
公司基本面稳健,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51百万股,市值高达22,621百万元。在盈利预测方面,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计将持续增长,反映出公司良好的成长潜力。此外,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流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净资产收益率稳定,市盈率和市净率逐年下降,显示出公司估值的吸引力。
春风动力的海外布局始于2005年,公司不断深化其全球化战略,通过在美国、泰国和墨西哥等地建立子公司和生产基地,有效规避了贸易壁垒,巩固了成本优势。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同样显著,尤其在发动机、车架和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自研能力上,逐步赶超海外巨头,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地形车领域,春风动力凭借品牌、技术和高性价比优势,成功抓住了疫情下海外市场的机会,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随着产品谱系的拓展和海外产能的加速,公司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实现更大规模的替代。同时,在二轮大排量摩托车市场,春风动力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内需和出口销量均稳步提升。
公司与KTM的深入合作,不仅加强了技术积累,还通过参与全球顶尖赛事和国宾车项目,加深了品牌影响力。春风动力推出的大单品250SR,以及不断扩张的全球销售渠道,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投资评级方面,预计春风动力2024-2026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稳定增长,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8倍、14倍和12倍,显示出公司具有较强的投资价值。然而,投资者也应关注汇率波动、运费上涨、海外需求变化以及海外工厂的经营情况等潜在风险。
重要声明提醒投资者,本报告基于公开资料和独立研究,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
阅读全文中泰证券研究所维持对某公司的“买入”评级,当前市场价格为21.69元。分析师王芳、杨旭和张琼分别持有执业证书编号S0740521120002、S0740521120001和S0740523070004。公司基本状况显示,总股本为3,417百万股,流通股本为3,010百万股,市值为74,118百万元,流通市值为65,286百万元。
公司发布的中报业绩预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81~12.65亿元,同比增长180%~200%;扣非归母净利润11.47~12.35亿元,同比增长160%~180%。2024年第二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01~8.86亿元,同比增长167.3%;扣非归母净利润8.71~9.59亿元,同比增长114.9%。
公司盈利能力快速修复,2023年积极整合产线提高运营效率,毛利率逐季提升。2024年第一季度盈利继续修复,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分别提升2.2个百分点和1.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达到15.3亿元,同比增长1043%,创一季度历史新高。第二季度公司继续强化精益运营,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AR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多模态AI大模型如GPT-4o推出,提升智能交互能力。音频眼镜Ray-Ban Meta自2023年10月上市以来,截至5月初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台。歌尔股份前瞻布局AR多年,与Meta、高通等紧密合作,覆盖整机、衍射光波导、光机、声学等环节,有望深度受益于AI+AR带来的新产品周期。
投资建议方面,根据中报业绩预告,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5/35/45亿元(此前为23/33/43亿元),对应PE估值29.5/21.0/16.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出不及预期以及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风险。
公司点评指出,歌尔股份(002241.SZ)的Q2业绩大幅增长,盈利改善逻辑持续兑现。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也反映出公司的财务状况稳健,具备良好的成长性和偿债能力。
投资评级说明中,买入评级代表预期未来6~12个月内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行业评级方面,增持代表预期未来6~12个月内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上。
重要声明部分强调,本报告基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可能随时调整,且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证券并进行交易,且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金融服务。本报告版权归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进行翻版、发布、复制、转载、刊登、篡改或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
阅读全文中国核电(601985.SH)在7月15日发布公告,计划通过定向增发A股股票募集不超过140亿元资金,用于核电建设。此举旨在缓解装机增长带来的资金缺口,提高公司资金实力,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保障。根据公告,社保基金会和中核集团分别拟认购120亿元和20亿元,发行价格为每股8.52元,发行股数约16.43亿股。
2024年上半年,中国核电的上网电量达到992.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8%。其中,核电上网电量因机组大修等因素同比下降1.25%,而新能源上网电量则因装机增长同比大幅增长52.87%。公司目前控股在建及核准待建的核电机组共有15台,预计在2024年至2030年间,核电在运装机容量将进一步提升。
本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辽宁徐大堡、福建漳州和江苏田湾等核电站的建设,这些项目总投资额约1848亿元,募集资金约占总投资的7.58%。发行后,公司股本预计将扩张8.7%,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为公司未来加杠杆提供空间。
中国核电的在建和核准待建核电装机共15台,预计从2024年至2028年将陆续投产多台核电机组,保障公司在“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的高增长。分析师认为,随着折现率的下移,稳定收益型资产的重估趋势尚未结束,看好核电板块的长期表现。
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14.15亿元、124.83亿元和1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9.4%和5.7%。在不考虑本次定增的情况下,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20倍、18倍和17倍。假设公司分红率维持35%,2024年至2026年的股息率分别为1.7%、1.8%和2.0%。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化交易可能带来的电价下滑风险,以及核电项目投产进度的不确定性。
阅读全文桐昆股份(601233.SH)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亿元至11.5亿元,同比增幅达到849.40%至991.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5亿元至10亿元,同比增幅更是高达2186.62%至2554.85%。尽管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增长趋势明显。
上半年,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和涤纶长丝行业下游需求的显著改善,公司业绩大幅增长。行业供给层面,随着龙头企业扩产周期结束,产业集中度提升,产品销量与价差增大,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公司参股的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进,提升了生产能力,化工产品种类丰富,毛利有所改善。
涤纶长丝产能增速放缓,行业供需结构改善,预计下半年涤纶长丝价格和毛利将持续提升。桐昆股份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巩固了产品和规模优势。公司PTA年产能首破千万吨,聚合年产能达1300万吨,涤纶长丝年产能达1350万吨,市场占有率创历史新高。
华鑫证券预测,桐昆股份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83亿元、943亿元、1021亿元,EPS分别为1.25元、1.72元、2.1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2.1倍、8.8倍、7.1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风险提示包括经济下行、产品价格波动、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环保政策限制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风险。
报告还提供了桐昆股份的详细财务数据和分析师介绍,包括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以及张伟保和刘韩的专业背景。最后,报告包含了证券分析师承诺、证券投资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阅读全文文灿股份(603348.SH)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7~0.9亿元,同比增长403.2%~547.0%。公司在新能源客户新车型上市的推动下,产品产销量得到提振,同时一体化大铸件产品在收入结构中的占比增加,带来利润增长。尽管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环比有所下滑,主要受百炼集团产品交付问题影响,但长期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发展仍被看好。
公司在大型一体化车身件领域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年报披露获得11个大型一体化结构件定点,2024年7月再获两个外资客户新定点,预计2026年开始逐步量产,全周期销售金额预计为10.0亿元到12.0亿元。这表明公司在轻量化产品开发设计、技术质量、生产保障能力方面得到外资主机厂的认可,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作为华为系赛力斯核心供应商,文灿股份向问界M5/M7/M9车型供货铝合金压铸件产品。截至2024年4月,问界新M7大定突破18万台,新M7 Ultra车型上市首月交付量突破2万台,M9预定量突破10万台。预计2024年起核心客户车型放量和新项目投产将带动产能利用率显著回升,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方面,文灿股份作为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先行者,积极拥抱头部新能源车企,手握订单持续突破,收购百炼加速全球化。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9.4/89.8/107.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5.01/7.20亿元,EPS为1.16/1.90/2.73元。对应2024年7月12日28.82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25/15/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项目拓展不及预期以及一体化压铸行业竞争加剧等。文灿股份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均有所提升。分析师崔琰对文灿股份的未来发展持积极态度,并提供了详细的财务预测数据。
最后,报告中包含了分析师的承诺、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强调了报告的独立性、客观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阅读全文北方华创(002371.SZ)作为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领军企业,其在半导体装备、真空及锂电装备和精密电子元器件等领域的深耕,正逐渐塑造其成为半导体基础产品领域值得信赖的引领者。公司现有六大研发生产基地,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半导体照明、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光伏、新型显示、真空热处理、新能源锂电等多个领域。
北方华创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刻蚀、薄膜沉积、清洗、热处理四大应用,打造了半导体设备平台型企业。随着半导体行业技术进步迅速,设备需求持续上行,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逐渐显现。特别是在ICP和CCP刻蚀设备上,北方华创实现了12英寸各技术节点的突破,并在介质刻蚀设备上实现了逻辑、存储、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关键制程的覆盖,为国内主流客户提供了稳定高效的生产保障。
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北方华创全面布局了PVD、CVD、ALD等产品技术,提供前沿产品与创新解决方案。公司在集成电路领域的铜互连、铝垫层、金属硬掩膜、金属栅、硅化物等工艺设备在客户端实现稳定量产,广泛应用在逻辑、存储等主流产线,并在功率半导体、三维集成和先进封装、新型显示、化合物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实现量产应用。
在清洗与热处理设备领域,北方华创提供的多类型湿法清洗设备和立式炉系列化设备,覆盖了逻辑和存储工艺制程应用。这些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为公司在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发展战略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对算力芯片需求的加剧,以及国内长鑫存储/长江存储等企业的扩产,先进制程/先进封装相关设备需求正快速增长。北方华创的平台型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这一需求增长及国产化进程的加速,展现出强大的长期增长动力。华金证券维持对北方华创的“买入-A”评级,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稳健增长。
然而,风险因素也不容忽视。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无法如期产业化的风险,晶圆厂扩产计划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和行业波动风险,以及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都可能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投资者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
财务数据显示,北方华创在2022年至2024年的会计年度中,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显著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费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23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达到44.1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19.97%,巩固了公司在半导体基础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北方华创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平台型企业,在AI周期、中道工艺、多重曝光、先进制程扩产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公司技术不断突破和产品创新,其在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潜力。
阅读全文中科星图(688568.SH)作为“数字地球”领域的领先厂商,近期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50-11.50亿元,同比增长45.40%到59.25%;归母净利润预计为5,500.00-6,700.00万元,同比增长55.73%到89.70%。公司当前股价为30.35元,总市值为164.90亿元。分析师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78亿元、6.63亿元、9.10亿元,EPS分别为0.88元、1.22元、1.67元/股,对应PE分别为34.5倍、24.9倍、18.1倍,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在“集团化、生态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下,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高速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的下滑主要由于基数较小,以及应收账款减值损失计提所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增加较多,主要由于收到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增加。
7月8日,公司在江苏无锡召开的2024空天信息大会暨数字地球生态峰会上表示,将在未来五年持续推进“4+2”空天信息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建设计划。该计划包括打造1个电磁卫星星座、1个气象卫星星座、1个遥感星座、1个新型卫星星座,以及1个全球测运控网络与运营服务中心和1朵空天信息“星图云”。此外,公司与无锡市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加速该市在空天信息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
风险提示包括政府财政支出紧张、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新业务进展不及预期。财务摘要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ROE逐年提升。
在法律声明中,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投资者,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用于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4、C5的普通投资者。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并在必要时咨询独立投资顾问。开源证券可能与本报告涉及的公司存在业务关系,但无需事先或在获得业务关系后通知客户。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