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股市行情中,市场整体呈现出波动的趋势。从盘面观察,各板块表现不一,其中部分股票出现了明显的涨跌变化。具体来看,有股票跌幅达到了20%,而另一些股票则保持稳定,涨跌幅度在0%左右,同时也有股票涨幅达到了20%至40%区间,更有甚者上涨了60%,最高涨幅甚至达到了300%。然而,也有一些股票出现了回落,下跌幅度达到了80%。总体而言,今日股市的走势较为复杂,投资者需谨慎操作,关注市场动态。
阅读全文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显示,中国重汽(000951)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244.01亿元,同比增长20.87%,归母净利润为6.19亿元,同比增长24.6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5.82亿元,同比增长18.15%。其中第二季度单季表现尤为突出,收入达到129.74亿元,同比增长18.23%,环比增长13.54%,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同比增长26.60%,环比增长25.71%,扣非净利润为3.19亿元,同比增长17.73%,环比增长21.54%。公司的盈利能力持续改善,24H1毛利率为7.49%,净利率为3.46%,其中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为7.17%,净利率为3.68%,均有所提高。此外,公司的单车营收达到了27.38万元,创下了近十年的新高,主要得益于高端产品比例的持续增长和燃气重卡销量的暴增。上半年期间费率为2.68%,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公司在天然气与新能源重卡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升,天然气重卡累销3.21万辆,同比增长248%,新能源重卡累销0.35万辆,同比增长399%。同时,非俄罗斯地区的重卡需求持续高速增长,重汽作为重卡出口龙头,出口量达到6.8万辆,占据出口近半销量。预计24-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10/603/707亿元,同比增长21.34%/18.17%/17.20%,归母净利为14.83/17.69/23.15亿元,同比增长37.24%/19.33%/30.84%,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90.09亿元,同比增长3.32%,归母净利润达到8.03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收入47.04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为4.13亿元,同比增长4.53%。销售结构持续优化,电动化和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2024年上半年电动新能源叉车销量同比增长37.66%,占总销量比例为62.72%,较去年同期提升8.69个百分点。同时,国际化步伐加快,上半年海外收入达34.86亿元,同比增长20.52%,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8.69%。此外,公司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也取得进展,零部件、后市场和智能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30%、10.50%和161.20%。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1.58%和9.58%,分别同比提升1.83和1.09个百分点,但费用率有所上升。展望未来,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8.65亿元、214.85亿元和247.6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5亿元、18.27亿元和22.08亿元,给予6个月目标价22.62元,对应2024年13倍PE,维持“买入”评级。然而,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国内需求和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等。
阅读全文中复神鹰(688295.SH)近期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4H1公司实现营收约7.32亿元,同比下降30.65%,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25亿元,同比下降88.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18亿元,同比下降109.33%。单季度来看,24Q2公司实现营收约2.84亿元,同比下降41.78%,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17亿元,同比下降118.6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34亿元,同比下降142.09%。24H1公司延续低价走量策略,但由于碳纤维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高位运行,毛利率进一步下滑至23.32%,同比下降15.42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24H1约为24.51%,同比增长6.32个百分点,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增长较多,主要由于人员储备增加导致薪酬增加。尽管面临挑战,公司仍看好碳纤维行业的长期成长性,认为随着周期底部竞争加剧,作为龙头有望扩大规模、成本和技术等竞争优势。截至24H1,公司总产能已达2.85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世界前三,T700级以上碳纤维产量位居国内第一。此外,公司在航空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和高端体育休闲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展望未来,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1.32和2.3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需要注意的是,行业产能扩张超预期带来的碳纤维产能过剩及降价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以及募投项目及新增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阅读全文阿特斯(688472.SH)发布了2024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向全球销售了14.5GW光伏产品和2.6GWh储能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2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亿元。公司在N型赛道上表现出明显的后发优势,新增电池产能均采用新一代N型TopCon技术,N型TOPCon电池产能已达30GW,约占公司电池产能的62%。此外,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布局包括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梅斯基特和印第安纳州杰斐逊维尔市建立的两个5GWN型新技术光伏组件工厂和高效N型电池片项目。公司储能业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销售额同比增长3309%,并新签多项大型储能系统合同,进一步确立了储能业务作为公司第二主业的增长曲线。基于公司的良好表现和发展前景,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62、43.16及55.16亿元,维持“买入-A”评级。然而,公司面临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包括海外收入占比高导致的汇率风险及国际贸易关系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风险。
阅读全文铂科新材近期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实现了显著的增长。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了7.96亿元,同比增长36.88%,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增长38.18%。尤其在第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达到4.61亿元,同比增长58.45%,环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66.18%,环比增长58.97%。公司还加强了应收款项管理和提高了现金结算比例,使得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384.40%。
金属软磁粉芯业务方面,销售收入为5.86亿元,同比增长7.03%,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通讯、服务器电源及UPS应用领域受益于新基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销售收入实现了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与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合作良好,销售收入增长较快。空调应用领域,通过自动化优势,销售收入也有显著增长。尽管光伏应用领域一季度受到下游光伏逆变器厂商去库存的影响,但在二季度开始回暖。
芯片电感业务继续展现强劲增长,销售收入1.95亿元,占总收入的24.5%。芯片电感产品得到了MPS、英飞凌等半导体企业的高度认可,并进入多家全球知名半导体厂商供应商名录。新产品开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其中适用于AI服务器电源电路的TLVR电感已经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此外,电感元件在AI笔记本、平板、可穿戴设备、汽车、AI手机等领域的技术布局也取得了进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铂科新材计划募集3亿元人民币用于新型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建设项目。这将有助于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并提高产品交付能力,满足AI市场未来的需求。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看好,分析师上调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0亿元、20.6亿元、2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6亿元、4.96亿元、5.83亿元,EPS分别为1.89元、2.49元、2.93元,PE分别为30倍、23倍、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公司24Q2营收规模稳步提升,盈利短期承压,24H1实现营收6.45亿元,同比增长28.10%,其中Q2实现营收3.33亿元,同比增长18.20%,环比增长6.52%。24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29.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49.89%。Q2实现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下降13.51%,环比下降30.5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7.30%,环比下降35.85%。公司Q2业绩略低于预期,主要是集成化产品增加导致毛利率环比下降,以及销售和研发投入加大导致费用率同比上升。24H1毛利率为31.23%,同比上升3.19pct;归母净利率为14.54%,同比上升0.11pct。Q2毛利率为29.72%,同比上升0.95pct,环比下降3.11pct;归母净利率为11.56%,同比下滑4.24pct,环比下滑6.17pct。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上升1.45pct、1.33pct、3.43pct。精密注塑件业务收入高增长,毛利率同比下滑。24H1微型传动系统业务实现营收4.13亿元,同比增长24.22%;精密注塑件实现营收2.06亿元,同比增长34.36%;精密模具及其他实现营收0.26亿元,同比增长47.83%。毛利率分别为29.78%、37.86%、2.96%,同比变化+4.88pct、-2.29pct、+20.70pct。公司开发人形机器人全驱动灵巧手,取得积极进展。汽车电子持续贡献成长,XR业务空间可期,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业务前景广阔。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99/2.55/3.18亿元,EPS为0.83/1.07/1.33元/股,对应PE为44/35/28倍,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机器人灵巧手模组等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阅读全文浙江鼎力(603338)发布了2024年中报,东吴证券研究所对此进行了点评。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8.2亿元,同比降低0.9%,扣非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单Q2季度营业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34.0%,归母净利润5.2亿元,同比增长2.0%,扣非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降低4.1%。上半年公司利润增速慢于营收,主要是因为汇兑收益基数较高,剔除该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30%。此外,5月1日起,CMEC由联营企业转为控股子公司,相关交易出现合并抵消,导致Q2并表毛利率有所下降。分产品来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臂式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49%,较2023年底提升8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5.3%,同比提升0.9pct,若考虑质保费用调整因素,毛利率同比增长2.6pct。上半年销售净利率21.4%,同比降低5.5pct,主要受汇兑收益基数较高影响。东吴证券分析师认为,公司臂式产品出海带来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阅读全文周大生(002867.SZ)在2024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5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18.7%,2024Q2的业绩表现尤其承压,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了20.9%和30.5%。公司已公布半年报,宣布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元。考虑到金价波动和消费环境低迷的影响,分析师下调了公司2024至2026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2亿元、14.70亿元和16.80亿元,对应的EPS为1.14元、1.34元和1.53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8.8倍、7.5倍和6.6倍。尽管面临挑战,周大生仍在积极布局多品牌矩阵,推进黄金产品的体系化建设,扩大市场份额,因此分析师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在渠道拓展方面,周大生在2024年上半年新开和净开门店数量分别为297家和124家,截至报告期末,总门店数量达到了5230家。公司整合资源,打造了品牌矩阵,包括周大生、周大生经典和国家宝藏主题店。产品方面,黄金产品体系化的优势进一步显现,推出了“莫奈花园”、“炽热梵高”国际艺术珠宝系列等新产品,并独家冠名《国家宝藏》第四季,与该IP深度联名。品牌宣传方面,公司在2024年春节期间携手天猫推出了《中国有龙》龙年献礼短片,并成为央视总台《国家宝藏》第四季栏目的总冠名赞助商,董事长也受邀作为栏目推荐人。然而,分析师提示存在消费疲软、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省代模式推广效果不及预期等风险。
阅读全文海尔生物(688139.SH)2024年第二季度业绩受到短期因素影响暂时承压,但新产业板块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公司公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2.23亿元,同比下降3.71%,归母净利润为2.34亿元,同比减少15.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降低7.52%。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单季收入为5.36亿元,同比降低8.12%,归母净利润9673万元,同比降低31.36%,扣非后净利润7886亿元,同比减少24.44%,毛利率为46.57%,同比下降5.91个百分点。由于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如果按照相同口径计算,上半年毛利率为50.11%,相比2023年下半年提升了1.32个百分点。
从各业务条线看,新产业板块增长显著,产品端和客户端持续突破。生命科学板块上半年实现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低温存储业务短期内承压,但由于自动化样本库等场景方案的优势,新增订单同比增长200%。新产业板块收入占比提升至42.63%,同比增长22.69%,环比去年下半年增长21.22%,长期增长动力充沛。医疗创新板块实现收入6.12亿元,同比下降8.97%,但医院用药自动化业务新增订单同比增长两倍,金卫信数字化公卫服务实现30%以上的增长。
海外市场方面,上半年收入3.28亿元,同比下降24.17%,主要是由于海外项目类业务订单延迟交付的影响。然而,公司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收入增长超过30%。进入第三季度以来,海外项目的订单交付速度加快,预计下半年的表现将有所反弹。公司目前项目类业务商机空间超10亿元,并已形成以美国、英国、荷兰、新加坡、越南等国家为核心的当地化团队,覆盖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投资建议方面,给予海尔生物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31.56元。预计公司2024年至2026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0.0%、25.5%、23.7%,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23.6%、21.0%、20.4%,成长性突出。但需警惕海外订单确认节奏的不确定性、医疗行业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公司新产品拓展的风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