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光电(002179)在2024年6月20日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中,维持了其在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行业的“买入”评级。当前股价为37.38元,公司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收入200.74亿元,同比增长26.75%,归母净利润达到33.39亿元,同比增长22.86%。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0.13亿元,同比下降24.87%,主要受防务领域订货节奏放缓的影响。
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2023年达到37.95%,同比增加1.4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上升至19.49%,其中研发费用率增长至10.95%,体现了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电连接器及集成互连组件、光器件相关业务和液冷解决方案等各项业务均实现了稳定增长。
中航光电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越南子公司已进入国际重点客户全球供应链资源池,德国子公司实现本地化运营。公司预计未来3-5年国际业务占比将提升,同时在防务领域和民用高端制造领域加快业务布局,特别是在商业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无人装备、卫星互联网、深海装备等领域。
公司现代化产业布局加速,基础器件产业园(一期)工程竣工,华南产业基地(一期)启动,多个产业项目开工,产业化能力稳步提升。尽管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国际形势和特种装备保障服务的风险,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调整至38.04亿元、45.64亿元和54.0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技术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及订单波动、军品业务需求不及预期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民品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收入、EBITDA、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现增长趋势,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和EV/EBITDA等估值指标逐年改善。
本报告由王泽宇和潘暕两位分析师撰写,他们具有相应的SAC执业证书编号。报告的数据来源为聚源数据,相关报告包括2023年3月23日的《中航光电-年报点评报告:新能源业务翻番增长,国改龙头再度启航》和2022年4月14日的《中航光电-年报点评报告:新能源汽车业务翻番增长,军民品协同发展剑指全球一流》等。报告最后提醒读者注意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阅读全文宝信软件(600845.SH)作为国内工业信息化的领军企业,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市场潜力。公司以33.07元的市场价格,维持“买入”评级,分析师陈宁玉及其团队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宝信软件的业务覆盖信息化、自动化、机器人、智慧交通及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尤其在钢铁信息化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公司近年来的盈利预测及估值报告显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每股收益和每股现金流量亦逐年提升,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同时,公司在智能制造升级和国产替代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工业机器人领域,成为新增长点。
宝信软件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其在工业软件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公司不仅服务于宝武集团,还积极拓展集团外的钢企和非钢市场,业务规模持续增加。2013-2023年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3.7%和24.3%,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显示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报告还指出,宝信软件在智能制造领域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工业软件、工业机器人和AI技术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成功构建了全栈国产化工控软硬件产品矩阵,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大型PLC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公司。此外,宝信软件还积极探索BOO、RaaS等服务模式,推动机器人规模化接入宝罗云平台,并在多个钢铁基地成功落地。
投资建议方面,宝信软件作为国内钢铁信息化龙头,其在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依托宝武集团资源优势发展IDC业务的潜力,均使其成为投资者的理想选择。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净利润将分别为31.46亿、39.42亿和50.87亿元,EPS分别为1.09元、1.37元和1.76元。
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关注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钢铁行业数字化投资建设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产业政策调整、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以及IDC交付上架进度不及预期等。
宝信软件的发展历程和业务布局显示,公司在信息化、自动化、机器人、智慧交通和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公司依托宝武集团的资源优势,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展望未来,宝信软件有望在新型工业化浪潮中继续发挥其龙头作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公司治理方面,宝信软件建立了健全的中长期激励机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和岗位分红激励政策,鼓励核心骨干人才创造更多增量价值,形成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公司还重视股东回报,持续多年实行高比例现金分红,2023年现金分红24.04亿元,分红率高达94.13%。
总体来看,宝信软件凭借其在工业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策略,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
阅读全文华利集团(300979.SZ)作为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近年来业绩稳健提升,2017至2023年总营收翻倍增长,年复合增速达12.3%。公司与Nike、Converse、Vans等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Top5客户订单占比稳定在82%至92%之间。2023年休闲运动品类收入占总营收的88.7%,户外鞋和拖鞋凉鞋分别占6.7%和4.6%。
公司注重新客户资源的拓展,Reebok、Lululemon、Allbirds等新合作客户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开始量产出货。在产能布局方面,华利集团自2017年起产能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产能达到2.2亿双,产能利用率基本维持在90%以上。公司在东南亚的产能布局,尤其是越南北部,劳动力成本较低,关税优势显著,使得人均产量保持行业较高水平。
华福证券预计华利集团2024至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实现38.61亿元、44.62亿元和50.7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16%和14%。鉴于公司作为制鞋代工龙头企业,与国际品牌客户深度绑定,以及在东南亚的产能布局带来的成本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海外运动品牌需求恢复低于预期和汇率波动等风险。华利集团将继续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拓展新客户资源,优化产能布局,以实现可持续的优质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华利集团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EPS(每股收益)逐年提升,市盈率和市净率逐年下降,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的吸引力。华福证券研究所通过深入分析,为投资者提供了关于华利集团的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以供参考。
阅读全文中国化学于4月28日发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791.96亿元,同比增长13.10%;归母净利润为54.26亿元,同比增长0.20%;扣非归母净利润52.02亿元,同比增长3.86%。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475.33亿元,同比增长25.56%,环比增长17.91%;归母净利润17.03亿元,同比增长0.48%,环比增长119.28%;扣非归母净利润14.94亿元,同比增长6.82%,环比增长96.87%。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451.71亿元,同比增长5.54%,环比下降4.97%;归母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增长9.50%,环比下降28.59%;扣非归母净利润11.51亿元,同比增长3.70%,环比下降22.95%。
6月17日,中国化学公布了2024年1-5月的主要经营情况,累计新签合同金额达到1674.43亿元,同比增长18.11%。2023年,公司全年合同金额3267.51亿元,同比增长10.05%。在业务类型方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598.02亿元,同比增长18.86%,其中化学工程1282.75亿元,同比增长18.55%;基础设施271.26亿元,同比增长29.55%;环境治理44.01亿元,同比下降17.01%;勘察设计监理咨询16.09亿元,同比下降31.24%;实业及新材料销售33.68亿元,同比增长13.21%。
中国化学坚持“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深耕技术壁垒型实业。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聚焦于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研发,主攻己内酰胺、己二腈、气凝胶、环保可降解塑料等技术,拓展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领域。2023年,天辰齐翔、华陆新材、东华天业等新投运实业项目积累运行数据和生产经验,不断优化运行,逐步提升生产运行负荷。2023年12月19日,中国化学天辰泉州60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双氧水浓缩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并产出合格的50%浓度双氧水产品。赛鼎科创3万吨/年相变储能材料等项目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投产运行。
投资建议方面,分析师看好公司“技术+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但考虑到宏观环境影响,公司新签工程合同金额增速放缓,下调2024-2025年盈利预期。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23亿元、66.94亿元、70.80亿元(原预测值未80.16亿元、93.25亿元),同比增速为+7.3%、+15.0%、+5.8%。对应PE分别为8.5、7.4、7.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及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安全生产风险、环境保护风险、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以及股权激励不及预期等。
重要财务指标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79196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26百万元,毛利率9.4%,ROE为9.4%,每股收益0.89元,P/E为7.15倍,P/B为0.68倍。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04635百万元、218617百万元、240648百万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823百万元、6694百万元、7080百万元,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3%、15.0%、5.8%。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显示,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169386百万元,非流动资产49729百万元,资产总计219115百万元;流动负债143546百万元,非流动负债11497百万元,负债合计155043百万元。2024-2026年,公司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均呈增长趋势。
现金流量表显示,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9134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3365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1305百万元,现金净增加额7119百万元。2024-2026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均有所变化。
免责声明指出,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阅读全文天坛生物(600161)作为央企血制品龙头企业,在股东背景的加持下,展现出强劲的浆站获批能力。公司自2021年以来新设浆站资源储备丰富,预计未来将逐步进入收益兑现期。目前,公司拥有15个血制品品种,102家单采血浆站遍布全国16个省/自治区,其中80家已在运营,年采浆量达2415吨,占国内总采浆量的20%。随着新浆站的投入使用和成熟,业绩有望随着采浆量的增加而提升。
公司目前采浆效率较低,主要由于新浆站影响单站采浆量水平。然而,随着浆站逐渐成熟和研发新品种,尤其是高毛利品种占比的提升,公司的采浆效率和血浆综合利用率有望显著提高,从而推动吨浆盈利水平上升。此外,公司在重组人凝血因子和人免疫球蛋白类产品的研发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多个在研产品,包括高浓度人免疫球蛋白、血源性凝血因子、重组凝血因子和微蛋白制剂等,预计将来会迎来收获期。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180.44百万元,归母净利润1109.89百万元,每股收益0.56元。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19.08百万元、7330.10百万元和8631.6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1358.19百万元、1639.45百万元和1992.11百万元,每股收益0.69元、0.83元和1.01元。市盈率分别为53.66倍、43.85倍、36.33倍和29.90倍,市净率从6.06倍逐年下降至4.09倍。
投资建议方面,考虑到血制品行业的高壁垒特性和稳定需求,以及天坛生物在血制品赛道的领导地位,预计公司将通过内生增长和外延拓展实现稳健增长。因此,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然而,风险因素包括原材料供应不足、采浆成本上升和产品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公司依托央企背景,在浆站资源和终端覆盖方面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血制品品种数量和收入规模在国内行业中领先,浆站数量和采浆规模也位居行业前列。此外,公司在国内人血白蛋白和静丙市场的样本医院销售额竞争格局中表现突出,市占率居前。
内生成长空间方面,公司采浆量和采浆效率的提升预期将抬高内生增长的天花板。产品矩阵的扩大和研发布局预计将推动公司长期成长。特别是公司在重组人凝血因子类产品和人免疫球蛋白类产品的研发领域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其中成都蓉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第四代层析工艺10%浓度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已于2023年获批上市,新产品有望优化公司收入结构,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长期竞争优势。
公司在建产能方面,成都蓉生永安厂区、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和兰州血制兰州项目三个血液制品生产基地的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投产后,六家血液制品生产基地的总产能将达到约5000吨,满足公司未来的增长需求。此外,公司加速血源数字化建设,已完成部分浆站云平台项目部署和使用,助力浆站加速发展。
盈利预测显示,公司2024/2025/2026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6219百万元、7330百万元和8632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5%、17.86%和17.76%。毛利率预计将从2023年的50.76%逐步提升至2026年的52.93%。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等各项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均有所上升,但整体盈利能力仍保持稳定。
综合来看,天坛生物作为央企血制品龙头企业,在浆站资源、品种数量、产能建设和研发布局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未来随着新浆站的投入使用和新品种的研发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实现稳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但需关注原材料供应、采浆成本和产品研发等风险因素。
阅读全文福瑞达(600223)作为一家原山东国资房企,通过战略转型,剥离地产业务,聚焦大健康产业,实现业务升级。公司目前以化妆品、医药和原料作为主要业务板块,其中化妆品业务收入占比最高,达到52.76%。在化妆品领域,福瑞达实施“5+N”品牌战略,布局“生美+医美”新生态,旗下颐莲和瑷尔博士两大品牌表现尤为突出,颐莲专注玻尿酸保湿护肤,瑷尔博士则以微生态护肤为主,两者均实现显著的收入增长。
原料业务方面,公司通过收购焦点生物,不断扩大透明质酸产能,2018-2023年原料业务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到40.99%。焦点福瑞达作为全球领先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基地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及功能性食品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医药业务板块,福瑞达拥有施沛特、颈痛颗粒、小儿解感颗粒等多个知名品牌,2023年虽受基数较高和业务调整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25%,但随着线上产品链路的打通和业务调整的完成,预计医药业务将恢复增长。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578.75百万元,净利润303.39百万元,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4/0.42/0.5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6月17日的PE分别为22/18/1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方面,需关注宏观经济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渠道拓展不达预期以及品牌品类拓展不达预期等潜在风险。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个人实际情况,包括持仓结构和其他相关因素,并阅读整篇报告以获取更完整的观点与信息。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全文容百科技(688005)作为高镍三元材料的龙头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战略布局。公司由中韩团队联合打造,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核心产品涵盖NCM523、NCM622和NCM811三元高镍产品,服务于国内外多家头部电池企业。公司管理层拥有丰富的中韩背景,以白厚善和刘相烈为代表。
在财务方面,容百科技在2021年和2022年实现了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但在2023年面临盈利压力,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5%和57%。尽管如此,公司在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中仍保持领先地位,2023年全球三元材料产量为96.6万吨,同比略降2.8%,而中国三元材料产量CR5的集中度约为61%,容百科技稳居首位。
展望2024年,预计中国三元材料产量将增长至75万吨,同比增速约15%,三元材料占正极比例约26%,与2023年基本持平。容百科技将继续维持其龙头地位,受益于下游电池需求的提升,其他行业头部企业如南通瑞翔、厦钨新能等排名也将有所提升。
公司在技术上拥有七大核心能力,包括前驱体共沉淀技术、正极材料掺杂技术等,并计划于2024年至2025年在韩国、美国和欧洲建设研发中心,以保持其在二次电池技术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在产能布局方面,公司计划到2030年建设三元产能100万吨、锰铁锂产能56万吨、钠电产能50万吨及前驱体产能43万吨,以支持其全球化战略。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容百科技2024年至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229亿元、278亿元和3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和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亿元、9.2亿元和1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44%和50%。基于6月11日的收盘市值,对应的市盈率分别为19倍、13倍和9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上游原材料价格过快上涨、下游需求受经济影响不及预期、锂电池相关支持政策调整以及公司战略方向选择的风险。
阅读全文石头科技(688169.SH)作为家用电器/小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近期发布了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旨在深化人才绑定,推动公司长期发展。根据公司信息更新报告,该计划覆盖了高管及中层骨干等不超过65人,拟授予/持股数约22.4万股。业绩考核触发值设定为2024-2027年度营收较2023年增长10%/14%/18%/22%,目标值为12%/16%/20%/24%,显示出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公司股票当前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了此前的评级。当前股价为408.50元,一年最高点为469.99元,最低点为238.00元。公司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为537.50亿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1.32亿股。近三个月换手率为67.25%,显示出市场对石头科技股票的活跃交易。
石头科技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利润均超出预期,海外市场持续高增长。公司在4月27日发布的《2024Q1 收入、利润均超预期,海外市场持续高增长—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中,展示了其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此外,公司在4月1日发布了扫地机新品V20和G20S,产品力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业绩完美收官,公司大幅提高了分红比例。
分析师吕明、周嘉乐和陈怡仲对石头科技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他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0亿、31.2亿和37.7亿,对应的EPS分别为19.8元、23.7元和28.7元,对应的PE分别为20.7倍、17.2倍和14.2倍。
公司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2024年5月,石头科技内销线上销额和销量市占率分别为28.2%和24.3%,连续两月位列行业第一。在海外市场,美国市场逐步取得突破,欧洲地区整体提货态势良好,南欧市场也在持续开拓中。
然而,公司也面临着一些风险,包括新品销售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风险以及海外高通胀下需求不及预期等。尽管如此,石头科技凭借其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人才激励方面的努力,有望在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显示,石头科技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和ROE等关键财务指标均呈现稳健增长。公司预计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279百万元、14,120百万元和17,416百万元,YOY(年增长率)分别为30.3%、25.2%和23.3%。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601百万元、3,124百万元和3,774百万元,YOY分别为26.8%、20.1%和20.8%。
在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均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至2026年,流动资产从7,286百万元增长至17,547百万元,非流动资产从3,547百万元增长至6,082百万元。同时,公司的负债总额也有所增加,但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增长表明公司的资本结构保持稳定。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强劲,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也呈现出积极的态势。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和每股净资产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石头科技在家电行业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人才激励,公司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稳健的业绩增长。然而,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该公司股票时,也应关注其面临的风险因素,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阅读全文诺泰生物(688076.SH)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现出色,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18000-25000万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330.08%-497.34%。这一显著的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多肽原料药领域的持续放量和全球市场需求的旺盛。2023年,公司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GLP-1系列原料药如司美格鲁肽快速拓展全球客户。
公司在多肽原料药领域建立了多重优势,包括质量、产能、成本和销售。公司已获得FDA First Adequate Letter,满足下游制剂客户的FDA申报需求。106车间技改项目顺利投产,提升了产能至吨级规模。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的单批次产量超过10公斤,规模效应显著。销售模式升级,扩大销售面,提升市场占有率,全面覆盖中国、欧美及亚太地区市场。
此外,诺泰生物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获得中国上市许可,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制剂品种和品规。磷酸奥司他韦作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唯一兼具流感预防适应症的口服抗流感药物。2023年,公司制剂收入达到2.1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抗病毒类产品收入达1.80亿元,同比增长648%,毛利率提升至55%。
投资建议方面,诺泰生物作为中国多肽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具有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和规模化多肽大生产能力,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02/23.03/31.41亿元,同比增长55.0%/43.8%/3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5.90/8.28亿元,对应PE为40/26/19倍,维持“推荐”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需求下降、技术创新、行业竞争加剧、生产风险和汇率风险等潜在风险。在财务预测方面,2023年至202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将持续增长,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也将逐年提升。
分析师王班和研究助理乔波耀对本报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确保了报告内容的客观性和专业性。本报告由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独立判断。同时,报告基于公开信息撰写,可能存在信息的不准确性或不完整性,投资者应注意风险。
阅读全文春风动力(603129.SH)作为国内领先的摩托车和全地形车制造商,近年来在两轮车市场表现强劲,外销业务增长迅猛,同时全地形车业务也稳步发展,为公司构筑了稳固的基本盘。本文将从公司的业务布局、财务表现、未来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公司业务布局
春风动力在国产品牌中率先切入玩乐类摩托领域,凭借对年轻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稳定的品控能力,推出了多款符合市场需求的爆款产品,如250SR、450SR、XO狒狒等。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进行大排量摩托车的市场教育,提升国产品牌口碑,同时也积极拓展出口业务,实现了出口的高增长。
在全地形车领域,春风动力凭借供应链优势,在疫情期间快速提升市占率,2023年全地形车出口额占国内同类产品出口额的70.79%,稳居行业龙头地位。公司全地形车产品在海外市场具有较强性价比,有望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持续抢占份额。
财务表现
2023年,春风动力实现营业收入121.1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44%。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32%。四轮车业务虽受海外去库存影响,但预计去库存即将结束,后续有望迎来改善。两轮车业务则保持稳健增长,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3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4-2026年,春风动力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12.27亿元、14.77亿元和17.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0%和17%。对应每股收益(EPS)分别为8.10元、9.75元和11.39元。考虑到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以及持续的创新能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春风动力面临的风险包括宏观经济波动、贸易政策变化、汇率波动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公司需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变化,以应对可能的风险。
财务数据
春风动力的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1亿元,净利润10.1亿元。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5亿元、171亿元和1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27亿元、14.77亿元和17.24亿元。
投资评级
根据华福证券的评级标准,春风动力的投资评级为“买入”,预计未来6个月内,公司股价相对市场基准指数有超过20%的涨幅潜力。
声明
本报告由华福证券研究所出具,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报告中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本报告仅供参考,投资者应自行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对本报告保留所有权利,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