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散户避坑指南:成交量6大买卖信号图解(附每日1元省时攻略)

梁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梁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盯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K线图,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突然,那个熟悉的绿色柱状图开始放大——成交量又异动了。这个场景在过去十年里重复了上千次,但每次都能让我心跳加速。你可能不知道,成交量才是市场里最诚实的"告密者",它不会像股价那样骗线,也不会像消息面那样被修饰。今天我就把自己压箱底的六种成交量买卖信号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这些信号在我职业生涯中躲过了三次股灾,抓住了五次翻倍行情。

散户避坑指南:成交量6大买卖信号图解(附每日1元省时攻略)

第一种信号是"地量见底"。去年有个老股民跟我说,他账户亏得只剩三分之一的时候,突然发现某支股票连续10天成交量萎缩到历史最低水平。他当时以为这是死亡成交量,结果三天后股价直接旱地拔葱涨了40%。这种极端缩量往往意味着空头力量衰竭,就像用力过猛的弹簧被压到极限,随时可能反弹。不过要注意,地量必须出现在股价充分调整之后,如果在高位缩量下跌,那可能是主力在悄悄出货。

第二种"放量突破"最容易辨认。上周三我自选股里突然有支股票放出近半年最大成交量,价格冲破整理三个月的大平台。这种时候千万别犹豫,我立刻在突破回踩时加了仓。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成交量放大未必是好事,关键要看位置。如果在高位出现天量滞涨,那大概率是主力对倒出货。我吃过这种亏,2018年那次追高被套,就是因为没注意成交量与股价的位置关系。

说到位置就不得不提第三种信号"缩量回调"。主力洗盘时最喜欢玩这招,股价下跌但成交量明显萎缩,说明筹码锁定良好。上个月有个学员问我,为什么他买的股票每次调整都缩量却越跌越深?我让他打开周线图看,原来所谓的"缩量"只是日线级别,周线量能根本没缩下来。记住,周期越大信号越可靠,日线级别的缩量回调至少要配合周线级别的支撑位。

第四种"量价背离"最容易被忽视。今年春节前,我跟踪的某消费股明明在创新高,成交量却连续三周下滑。这种背离就像跑步时呼吸跟不上步伐,迟早要摔倒。果不其然,节后开盘就来了个20%的急跌。后来查舆情才发现,原来机构早在偷偷减仓。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现在用的希财舆情宝,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消息,AI直接分析每条新闻是利好还是利空。以前我要花三小时收集的信息,现在半小时就能搞定,每天成本不到1块钱,关键是能抓住那些散户根本看不到的机构动向。

第五种"堆量吸筹"需要点耐心。去年有支股票在底部区域连续20天温和放量,但股价就是横着不动。这种"蚂蚁搬家"式的堆量,往往是主力在悄悄建仓。我守着它三个月,最后吃到了主升浪。不过要警惕那些在高位持续放量却涨不动的股票,可能是主力左手倒右手制造繁荣假象。

第六种"爆量长阴"是逃命信号。今年3月某天,某科技股突然放出历史天量,收盘却是根大阴线。这种走势我太熟悉了,15年股灾、18年熊市都见过。果然第二天直接跳空低开,一个月腰斩。记住,高位爆量下跌就像水库开闸泄洪,这时候千万别想着抄底。

最近有个数据让我后背发凉:普通散户平均每天花4小时看盘,但70%的时间都在处理无效信息。我当年也是这样,直到开始用工具辅助决策。现在用希财舆情宝,它能自动生成股票舆情报告,连机构研报的核心观点都提炼好了。上周发现某支股票的分红方案被AI标记为"超预期利好",结合技术面的缩量调整,果断布局吃了波红利。

成交量分析说到底就是揣摩市场情绪,但人力有时穷。现在AI能24小时监控上千只股票的异动,我们何苦还要用肉眼盯盘?前两天看到个新用户留言,说他用舆情宝的机构报告功能,三个月少交了五万学费。这话我信,毕竟当年我要有这工具,也不至于交那么多"市场学费"。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