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投资神器上线】
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点击菜单「舆情宝」
免费解锁AI智能投资新时代!
(悄悄说:上周已有投资者通过舆情预警提前清仓暴雷股)
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4月25日(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4月有1000亿元MLF到期,3月末MLF余额41570亿元,因此在4月25日操作后,MLF余额增加5000亿元至46570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团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4月MLF净投放规模是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准。不再具备政策利率属性的MLF作为常规流动性工具,用以释放中长期流动性。
MLF是什么?
MLF,全称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意思是中期借贷便利,创立于2014年9月,是央行通过招标方式,向部分资质、实力较为雄厚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具体操作方式:
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作为合格质押品,央行提供资金,以调节金融机构中期融资成本的方式,支持相关机构提供低成本的贷款。
MLF既能满足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又可以推动市场资金流动性。
MLF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1、本次6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为银行体系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
央行进行MLF投放后,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会因此得到缓解,从而促进银行股变得活跃,股市会受到利好影响。
2、银行在获得更多资金之后,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贷款利息有降低的可能,一定程度减轻企业负债,从而助推公司盈利情况出现改善,或进一步上升,公司基本面改善会带来股票利好。
3、MLF操作还会间接影响市场资金面和投资者的预期。
宽松的MLF操作可能会为股市带来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乐观的投资情绪,而收紧是则可能产生一定的压力。
除了对股市产生影响,MLF操作对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都会有所影响。
1、MLF操作的规模和利率变化会直接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和利率水平。
当MLF投放规模增加的情况下,货币市场中的资金会相对充足,那么利率可能就会下降;而当MLF投放规模减少时,就可能会导致资金变得紧张,从而使利率上升。
2、MLF操作会影响债券的收益率情况。
MLF投放规模扩大,可能会压低债券的收益率,MLF投放规模收缩时,可能会助推债券收益率出现上升。另外,MLF利率的调整还会对债券市场的定价产生一定的引导作用。
3、MLF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MLF操作对哪些股票有影响?
一、银行股:直接受益于负债成本优化
MLF采用市场化定价(美式招标)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融资成本可能低于统一中标利率。
例如,国有大行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约为1.95%,而MLF操作后实际成本可能更低,净息差压力缓解将直接提升银行盈利能力。
相关标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
中小银行分化:部分中小银行因信用资质差异可能面临更大的资金成本压力。
MLF资金成本降低后,银行更有动力向实体经济放贷,尤其是中小企业信贷占比较高的银行。
相关标的:宁波银行、平安银行。
二、券商股:流动性宽松提振市场活跃度
MLF净投放5000亿元释放中长期资金,改善市场流动性预期,可能推动股市交易量回升,直接利好券商经纪和两融业务。
相关标的:中信证券、华泰证券、证券ETF(512880)。
MLF操作压低债券收益率,促进企业发债融资,券商承销业务收入有望增长。
三、基建与房地产:融资环境边际改善
6000亿元MLF投放叠加专项债提速,基建企业融资成本下降,项目推进速度或加快。相关标的:中国建筑、中国交建、海螺水泥。
MLF利率市场化可能带动LPR下调,刺激购房需求,头部房企现金流压力缓解。相关标的:万科A、保利发展、地产ETF(159707)。
四、消费与科技成长股:风险偏好提升驱动估值修复
流动性宽松通过消费信贷渠道刺激可选消费(如汽车、家电)。
相关标的:贵州茅台、美的集团。
中长期资金成本下降利好高研发投入的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
相关标的:宁德时代、中芯国际、科大讯飞。
五、其他受益领域
高股息资产,低利率环境下,煤炭、电力等板块的防御性增强,现金流吸引力提升。
绿色信贷达标银行、AI算力基建等可能获得定向资金支持;
此次MLF操作对股市的影响呈现结构性分化:短期利好:银行、券商、基建等直接受益板块;中长期关注:科技成长股的业绩兑现能力及政策传导效率。
舆情工具推荐:希财舆情宝,可实时监控持仓股舆情评分(如银行板块当前舆情判断为强中性,投资评级为看好),AI解读政策利好方向,助你快速定位受益标的。
同时,可以通过舆情宝监测自选股的各种舆情信息。
本次MLF净投放增加的可能原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背后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本月启动今年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和5000亿元特别国债发行,加之未来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债券还会保持较快发行节奏,都意味着债市将迎来更大规模的发行高峰,需要央行通过适当的流动性安排,确保政府债券顺利发行。
这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二是4月外部经贸环境骤然发生变化,宏观政策将在稳增长方向显著加力。其中,央行大幅加量续作MLF,体现了保持流动性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政策取向,释放了货币政策稳增长发力的信号。
(风险提示:本文仅为个人投资笔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您有1份AI投资预警工具待领取】
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点击 舆情宝「立即免费体验」
持仓利好利空消息24小时监控
AI智能分析个股舆情和报告
重要消息微信公众号推送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