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散户必看!量价背离的3种实战场景,我用这招提前识破主力意图

潘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这人开车有个怪癖——总爱盯着仪表盘。车速上去了,油表指针没反应,心里就发毛:是油箱漏了还是发动机出问题了?炒股这些年,我发现看K线跟开车一个道理,股价和成交量这两个仪表要是"各走各的",十有八九要出事。今天就跟大伙掏心窝子聊聊这个让无数股民栽跟头的"量价背离",顺便说说我是怎么用新工具避开这些坑的。

散户必看!量价背离的3种实战场景,我用这招提前识破主力意图

先说个扎心的事实:去年统计显示,超过60%的股民在出现明显量价背离后依然选择死扛。你们猜最后结果怎么样?其中八成账户回撤超过30%。这可不是我瞎编,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能查到这份报告。所以啊,看懂量价关系可比研究什么MACD金叉死叉实在多了。

第一种情况最要命——股价创新高,成交量反而缩了。去年我就栽过这跟头,当时看着K线天天往上蹿,心里美滋滋的。结果有天收盘后刷新闻,看到某明星基金经理清仓的消息,第二天直接吃了个跌停板。后来用舆情监控工具复盘才发现,那段时间机构研报都在提示风险,散户讨论区却热火朝天,典型的"击鼓传花"行情。

第二种情况更隐蔽。股价在底部磨磨蹭蹭,成交量却突然放大。去年四季度我就碰到这么只票,当时股价在年线下方趴了三个月,突然连续三天放量却死活不涨。后来舆情系统提示有知名做空机构在海外发布报告,果然隔天就曝出财务造假丑闻。现在想想都后怕,要不是提前看到这些蛛丝马迹,估计又要当接盘侠。

第三种情况最考验心态。股价在箱体里横盘,成交量忽大忽小跟抽风似的。上个月我就盯着这么只票,眼瞅着要突破箱体上沿,成交量却玩起了"躲猫猫"。后来舆情日报显示,那段时间大股东正在偷偷减持,配合游资左手倒右手做图形。要不是工具每天把重要公告标红提示,说不定就真信了技术面的鬼话。

说到这你们可能要问:普通散户哪看得懂这些门道?别急,我最近发现个神器。以前盯盘要同时开七八个网页,现在用希财舆情宝,自选股的重要消息自动推送到手机。最牛的是它的AI分析,直接把晦涩的公告翻译成"人话"。比如"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这种公告,它会标注这是中等利空,还提醒最近三个月类似公告后的平均跌幅。

有次我正犹豫要不要补仓,突然收到公众号推送。原来公司海外子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这种突发消息要是晚知道半小时,估计就得挂在跌停板上了。现在每天花一块钱,相当于雇了个24小时盯梢的操盘手。想想以前熬夜看美股、刷论坛的日子,真是亏大发了。

最近跟圈里朋友聊天,发现个有趣现象:会用工具的老股民都在偷偷逆势布局,不懂量价关系的新手还在追涨杀跌。这让我想起巴菲特那句话:"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现在市场越来越有效,光靠技术指标就想赚钱,跟闭着眼睛开车有什么区别?

对了,前两天看到个数据吓一跳:用舆情工具的用户,持仓周期平均比普通股民长3倍。细想也是,当你能看懂主力是在洗盘还是出货,自然拿得住好票。就像开车知道油箱没漏,油门踩起来都有底气。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年交的学费,真后悔没早点明白这些道理。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