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K线图,手心全是汗。当时刚入市的我,明明看到连续三根阴线组成的"三只乌鸦"形态,却固执地认为这是庄家洗盘的把戏。结果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三天累计跌幅超过15%,那个教训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让无数散户吃过亏的K线形态,到底该怎么用才能成为我们的预警信号?
先说说什么是正宗的三只乌鸦形态。这三个黑黢黢的蜡烛线啊,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要出现在上涨趋势末端,第二每根阴线的收盘价都要低于前一日收盘价,第三每天的收盘价都紧贴着当天最低价。就像三只乌鸦蹲在枯树枝上,看着就让人心里发毛。不过有意思的是,根据我的观察统计,有超过60%的散户其实分不清普通的三连阴和标准的三只乌鸦,这就跟把麻雀认成乌鸦一样危险。
这里教大家三个实战技巧。第一个技巧是看量能变化,真正的三只乌鸦出现时,成交量往往会逐日萎缩。去年9月那次让我吃大亏的案例里,第三天成交量突然放大到前两天的1.5倍,这就不是标准形态了,可惜当时的我根本不懂这些细节。第二个技巧是一定要结合均线系统来看,如果股价已经跌破20日均线,这时候出现的三只乌鸦才真正具有杀伤力。第三个绝招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要重点观察第二根阴线的实体长度,如果这根阴线实体超过前日阴线的1.5倍,那这个形态的可靠性直接翻倍。
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现在的市场环境跟十年前大不相同。以前可能等形态完全走完再跑都来得及,现在有量化资金和程序化交易,有时候第三根阴线还没收盘,股价就已经崩了。所以我现在养成了个习惯,每天收盘前都要用希财舆情宝扫一遍自选股的舆情监测,特别是那些出现两根阴线的股票,要是发现有利空消息突然增加,就算第三根阴线没走完也得提高警惕。
说到这不得不感慨,在股市摸爬滚打十几年,越来越觉得技术分析必须和基本面、消息面结合起来用。就像上个月,某支消费股明明走得好好的,突然出现三连阴,当时很多技术派都喊着要跑。但我用舆情宝查了下机构研报,发现原来是季度业绩预告前的正常回调,果然三天后就拉出大阳线。这种信息差要是放在以前,我们散户根本没法及时掌握。
最后给新手朋友提个醒:千万别看到三根阴线就慌不择路。记得去年有支科技股,在横盘三个月后出现三只乌鸦形态,结果第二天直接涨停。后来复盘才发现,那几天正好有家知名机构在悄悄吸筹,这种"假乌鸦"的案例其实不在少数。所以我现在碰到类似情况,都会打开舆情宝的AI分析功能,看看市场对这支股票的主流情绪是恐慌还是观望,再结合机构的买卖数据做判断。
(这里悄悄说个秘密,自从养成每天花3分钟看舆情报告的习惯,遇到三只乌鸦形态的误判率至少降低了七成。要是你也不想被主力资金的信息差收割,不妨去希财网公众号回复"舆情体验",现在还能免费领7天会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