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逆势爆买!南向资金净买入超100亿港元 关税冲击下,港股大幅下挫,截至发稿,恒生科技指数跌近12%,场内热门T+0品种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跌停,港股大幅低开,恒指开盘跌9.28%,恒生科技指数跌11.15%;消费、汽车、硬件板块领跌,阿里巴巴-W、比亚迪股份跌超12%,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跌超9%。

港股大跌下,南向资金大额流入,截至发稿,净流入金额超100亿港元。



2025以来,港股通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通资金计净流入约4387亿港元,净流入非必需性消费1291亿港元,净流入资讯科技业948亿港元,净流入金融业850亿港元。

外资方面,3月净流出情况改善,据银河证券统计,国际中介机构资金1月份净流入医疗保健业约43亿港元,2月份净流入资讯科技业约344亿港元,3月份净流入必需性消费22亿港元、资讯科技业9亿港元、非必需性消费5亿港元。



来源:银河证券

中金公司认为,关税不确定性仍然较大,资产价格短期波动难很快平息。中期机会大于风险,若政策应对得当,市场风险溢价有望继续好转,“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时。

华泰证券观点认为,超预期关税政策引发市场担忧,短期或影响港股市场表现,但中期视角下港股相对收益空间仍存。

从经济基本面看,3月份,国内制造业PMI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政策文持力度较大的行业景气度叫显更高,即“两新”领域和高术行业,其生产需求均呈扩张状态。

港股财报方面,2024年,港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0.55%,同比2023年降0.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较2023年上升9.35pc。

华泰证券指出,基本面上,国内3月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地产寻底迹象初现、政策逆周期调节存加码预期;港股结构上,科技+金融主导的上市公司特征使其企业盈利对关税敏感度相对较低;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提供资金支撑。

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中证香港科技指数(CNY)主要覆盖50家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公司,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不仅覆盖互联网行业,还纳入了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行业,权重股包括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中芯国际、百济神州等各科技领域代表性企业。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畜牧养殖ETF(516670)逆势涨0.78%,湘佳股份2连板,关税风波下农产品影响几何? 关税冲击下,农业板块防御属性凸显。益客食品涨超10%,湘佳股份2连板,新希望、大北农、圣农发展、巨星农牧等多股涨超4%。畜牧养殖ETF(516670)逆势涨0.78%。

消息面上,美国对中国进一步加征34%对等关税,中国跟随反制。

据海关总署,2024年中国自美国进口商品总值11641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食品类占比接近20%。单独从中国进口中对美进口依存度看,玉米、大豆及猪杂碎对美进口依存度偏高,分别为15.20%、21.07%、27.67%,猪/牛/鸡肉分别为6.81%、5.17%、10.75%。

开源证券指出,中美互加关税升级,利多国内农产品整体价格,对猪价的影响涉及原料成本抬升、进口猪肉及其他肉类替代,多维度利多猪价,不应因猪肉单项自美国进口占比低而被忽视。

浙商证券表示,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防御需求增强,市场风格或有“高切低”需求。农业板块一方面从位置层面和预期层面看均处于低位状态,另一方面在关税不确定背景下,面临供给端扰动,景气度具备相对优势。

产业层面看,产能恢复仍然缓慢。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6万头,月环比增0.1%。上周末,主产区自繁自养头均盈利47元,较上周少盈4.83元。同期,主产区15公斤仔猪出栏均价40.55元/公斤,较上周持平。

太平洋证券认为,产能增长停滞,板块估值处于底部,重视长期投资机会。

畜牧养殖ETF(516670)跟踪的中证畜牧指数(930707.CSI)前十大成份股包括海大集团、温氏股份、牧原股份、新希望、梅花生物、大北农、圣农发展、生物股份、唐人神、天康生物,权重占比约70%,聚焦于畜牧养殖细分龙头。值得一提的是,畜牧养殖ETF(516670)管理费为0.2%/年,为跟踪该指数的ETF最低。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宁波华翔、威孚高科领跌,电池ETF(561910)10cm跌停!机构:关税政策或对国内锂电影响有限 4月7日,两市巨震,锂电板块跌幅居前。截至10时30分,表征板块的电池ETF(561910)放量跌10.02%,宁波华翔、宁波华翔、威孚高科跌幅居前。

高工锂电表示,对于中国 动力电池 产业链而言,此次关税叠加此前特朗普政府多次的关税政策,国内动力电池和汽车出口税率将超过50%。不过国内锂电企业在美国本土业务占比相对较小,而宁德时代在美国的业务也多采取技术授权的合作模式,直接出口比例较小, 此番关税政策施压,对于国内锂电企业业务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关税对等政策的出台,更影响锂电企业开拓美国市场的形式。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资金避险情绪正浓,中证红利ETF(515080)盘中溢价频现,显著放量! 4月7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大跌。资金避险情绪浓厚,截至10时15分,中证红利ETF(515080)跌4.66%,放量明显,成交额约3.4亿!盘中溢价频现,资金低位布局意图明显。

华泰证券4月1日发布研报表示,随着事件催化窗口期度过、海外关税再次扰动,高股息板块开始具备超额收益,当前风格切换来到关键时间点,高股息配置逻辑进一步强化,关注潜力型高股息品种。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节后A股迎关税风暴袭击,中国核心资产显韧性!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对等关税发酵,全球资产明显波动,不确定性之下余波未定。4月7日开盘,A股三大股指全线下行,上证指数跌逾6%,深证成指跌近8%,创业板指跌超9%。盘面上A500等核心资产韧性凸显。

【对国内基本面有何影响?】

通过数据计算,本次对等关税后,今年美国已累计对华加征54%的关税,再叠加此前已加关税,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可能达到60%以上,高于市场预期的上沿位置。

根据国联证券分析,假设对美出口下降一半甚至更多(对美出口占中国总出口15%),考虑全球其他需求同步受损,中国总出口下降10%到20%,相当于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的最大冲击水平。

华创证券认为,基于当前环境下,中国相较于全球其他经济体存三大相对优势:

一是当前国内财政货币仍有明显空间,2024年底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表示“择机降准降息”,可期待二季度降息窗口打开。

二是近期对于支持民营经济信号明显增强,政策积极释放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信号。

三是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在应对美方的关税措施上有充分经验,18年以来对美出口依赖度已大幅降低,中国出口美国金额占中国总出口比例已从2018/12的19%降至25/2的14%。

【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短期来看,随着市场全面下行,A股市场风险加速释放,或可逢低关注两大方向。

一是从政策预期博弈的角度看,逆周期政策需要加码,中国的新一轮内需刺激或打开宏观向上的弹性空间,这种宏观环境更有利于核心资产。

从相对盈利优势来看,核心资产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率都已经提前于全A非金融板块出现拐点,展现出极强的经营韧性。

比如A500指数ETF(560610),标的指数汇聚A股500只各行业龙头,短期具备防御性,中长期看或持续受益内需提振、及核心资产修复。

二是从确定性和相对价值的角度看,高股息策略具有配置价值,中证红利指数最新股息率超6%,防御价值凸显。而且从4月7日盘面上,中证红利ETF(515080)跌幅超4%,跌幅显著小于大盘。

分红层面,截至4月6日,中证红利ETF(515080)标的指数成份股中,已经有39只成份股官宣年报分红,累计分红金额为4543亿元,其中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在内的13家分红金额超100亿元。在基本面支撑下,红利资产短期“避风港”效应或将持续。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恒指开盘跌超9%!避险资金连续16日净流入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 4月7日,恒指开盘跌超9%,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溢价频现,资金逆市布局意图明显。

分析指出,此次港股市场的大幅下跌,不仅反映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的担忧,也暴露了投资者对企业业绩不佳的敏感反应。受地缘不确定性和全球流动性影响,港股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得可能更快。理论上,分子端各市场是确定性受损,关键看估值端谁更硬。

中信证券认为特朗普展示的(美方视角下)双边关税差异可能是美国关税政策加征的阶段性“终点”,不过最终执行结果或弱于口头沟通,市场实质性的恐慌情绪一次性到位,后续应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及执行以及新政策的出台。而对华关税方面,后续应特别注意观察中美关系从当前的“制裁-反制裁”向“管控分歧-防风险”方向的变化,在不确定性情绪积聚以及释放以前,该因素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尚未结束。

据了解,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以全市场最低费率(综合费率0.2%)降低持有成本,月度评估分红;持仓结构上,金融、能源等成熟行业构筑安全垫,同时通过单一个股5%的权重上限实现风险分散,剔除阶段跌幅过大的股票规避“股息率陷阱”。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关税冲击港股市场,恒生医药ETF跌停 4月7日早盘,受关税冲击,港股市场开盘暴跌,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超10%。恒生医药ETF(159892)跌停,持仓股全线下跌,药明合联、药明生物等均跌超15%。

中泰证券认为,关税政策扰动下,医药板块优势明显:主线成长方向创新药、内需方向(医疗服务、药店、中药等)均不受关税影响,且当下在底部区间;药品豁免此次“对等关税”,进一步缩窄医药的影响范围。



恒生医药ETF联接(A类:016970,C类:016971)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新一轮关税对半导体行业影响有多大?自主可控或再成市场关注焦点 一石激起千层浪,清明假期随着特朗普有对等关税持续发酵,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巨大波动。美股方面,标普500指数在两天内下跌了10%以上,纳指下跌了11%以上。

4月7日A股开市或迎来较大波动。不过乱中寻机,在这种非理性下行市场环境下,以半导体为代表自主可控板块有望成为市场新的关注方向。



上交所数据显示,4月3日,半导体设备ETF(561980)单日获1174万元资金净申购,一定程度显示市场部分资金趋向。今日若进一步下行,半导体或再迎高性价比布局机会。

【中国对半导体依赖度有多高?】

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进口总额335.1亿美元,其中光刻机进口额最高,达107.2亿美元,89%从荷兰进口。此外,离子注入机79%直接从美国进口,刻蚀机、热处理设备等较为以来日本。

整体来看,中国对美国设备依赖度不是非常高,不过对美关税反制或将加速国产半导体设备的去美化替代。



数据来自:中航证券

【半导体设备厂商新品迭出,有望解决卡脖子难题】

在刚刚过去的Semicon China 2025展览中,半导体设备厂商新品迭出。

北方华创发布首款离子注入机Sirius MC 313,标志着北方华创正式进军离子注入设备市场;同时,北方华创还发布了首款12英寸电镀设备(ECP)——Ausip T830,主要应用于2.5D/3D先进封装领域。

中微公司发布首款晶圆边缘刻蚀设备Primo Halona,采用中微公司特色的双反应台设计,在保证较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满足晶圆边缘刻蚀的量产需求,从而实现更高的产出密度,提升生产效率。拓荆科技发布ALD系列、3D-IC及先进封装系列,CVD系列新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设备厂商新凯来首次公开亮相,从薄膜沉积设备到光学检测系统,新凯来展示的产品几乎覆盖了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多款量检测设备陆续量产、完成验证、或者进入客户端验证。

产品层面,ETF或为当下逢低关注的高效工具。资料显示,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该指数主要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前十大成份股覆盖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韦尔股份、华海清科、拓荆科技等股,合计占比约76%,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行业分布上,该指数更侧重上游设备、材料等。按照中证指数公司数据,“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占比约68%。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持续受到市场重视和产业政策支持。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于4月7日打开: 聚焦高弹性市场,捕捉专精特新成长机遇 随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正成为投资者布局“专精特新”潜力的重要战场。在此背景下,泰康基金推出的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A类代码:016325,C类代码:016326)于4月7日迎来首个开放期。该基金凭借其独特的定位、稀缺的产品特性以及专业的投研能力,为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布局北交所优质资产的渠道。

精准定位:锚定北交所高弹性+高成长机遇

北交所自2021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目前已汇聚264家上市公司,其中55.68%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占比显著高于创业板及A股整体水平(数据来源Wind)。这些企业多分布在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力设备、基础化工等先进制造领域,处于产业萌芽期或成长期,具备“小市值、高弹性、高成长”特征。

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以北交所股票为核心配置,封闭期内投资于北交所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资产的80%,同时可配置不超过20%的港股通标的,通过灵活仓位(50%-90%)动态捕捉市场机会。相较于个人直接投资北交所的高门槛(需50万元资产及2年以上交易经验),该基金为更多的投资者提供了便捷参与北交所投资的“直通车”。

核心优势:稀缺性+专业投研

截至2024年底,全市场北交所主题基金规模突破百亿元,但多数产品处于封闭期。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是2025年上半年唯一开放申购的主动管理型北交所主题基金,稀缺性突出。其两年定期开放的运作模式,既避免投资者因短期波动频繁操作,又通过封闭期高仓位运作(50%-90%)力争提升中长期胜率。

该基金由泰康基金权益研究部负责人陆建巍管理,其拥有15年证券从业经验,3年投资管理经验,擅长制造业周期研究与成长股挖掘。投研团队采用“产业链研究+赛道驱动”模式,通过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结合成长股研究范式,捕捉北交所企业的“个股α+指数β”机会。历史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28日,基金A类份额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大幅跑赢北证50指数。

投资逻辑:政策+产业+流动性三重共振

2023年“北交所深改19条”落地后,北交所在优化上市路径、引入中长期资金、完善交易机制等方面持续突破。2025年,920代码切换、专精特新指数发布、转板机制深化等政策有望进一步激活市场流动性,吸引公募、社保等机构资金增配。

北交所企业多聚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应用等“新质生产力”领域,这些产业市场空间广阔。同时,北交所公司积极通过并购重组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小市值特性使其业绩弹性显著高于主板企业。

随着混合做市制度的建立、投资者门槛调整,北交所月均成交额从百亿级跃升至千亿,2024年3月后其换手率也稳定在科创板与创业板之间。2025年春节后,北证50指数涨幅较大,呈现“主板情绪放大器”特征,但市场波动率较前期明显下降,投资体验持续优化。

北交所的设立,是中国经济换锚期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答卷,其“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潜力与政策支持下的流动性改善,为投资者提供了独特的配置机遇。泰康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基金通过专业投研能力与灵活策略,助力投资者低门槛布局这一高弹性市场。对于认可北交所长期逻辑、能承受较高波动的投资者而言,该产品或是把握技术革新浪潮的优质工具。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质量类资产获资金抢筹!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单日净流入超2000万 4月3日凌晨,特朗普宣布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幅度和范围均大超预期。当日,震荡行情下,超2000万资金逆市坚定增仓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一举扭转此前净流出态势。

分析指出,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及中美关税博弈升级影响,沪指4月平均波动率飙升至18.7%,市场避险需求急剧升温。中证红利质量指数凭借“高股息+高质量”双重护城河,成为资金防御性布局的核心标的。

据了解,中证红利质量指数以“红利+质量”双因子筛选机制筛选“低估”+“高质”企业,这种攻守兼备的特性,使得即便在市场泥沙俱下时,资金仍敢于越跌越买。

另有分析指出,短期市场风格加速回归再均衡,质量类资产(高ROE)、大盘方向更强。
阅读全文
0 0
2025-04-07
<
53
54
55
56
57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