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是可转换成股票的一种有价证券,上市后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转换成股票,转股价在合同中会有写明,转股溢价率是指可转债市价相对于其转换后价值的溢价水平。转股溢价率=可转债面值/转股价值-1,转股价值=转债价格/转股价格 * 正股价格。
例如:可转债面值为100,转股价为20元,对应的正股价是15元,那么转股价值=100/20*15=75元,转股溢价率=100/75-1=33%。这时投资者进行转股操作,每张债券损失100-75=25元。
如果转股价为10元,当其对应的正股价为12元时,则其转股价值=100/10×12=120元,转股溢价率=100/120-1=-17%,这时投资者进行转股操作,每张债券可以多获得120-100=20元的收益。
对想继续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来说:可转债溢价率为正比较合适,且可转债的溢价率越大越好,正溢价率意味着转债价值比转股价值要高,此时投资者持有债券更为划算。
对将要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投资者来说:可转债溢价率为负比较合适,且转股溢价率越小越好,负溢价率意味着转债价值较转股价值要低,此时换成股票会更划算。
转股溢价率是指可转债市价相对于其转换后价值的溢价水平。
可转债的转股价是可转债在发行时约定好的价格,不是正股的市场价。
可转债的转股价值=转债价格/转股价×正股价,转股溢价率=转债价格/转股价值-1。
只有正股价大于转股价之后,将债券转换为股票才会有利润,并且这种差距越大利润就越高。
例如:
1、可转债面值为100元,转股价为16元,当其对应的正股价为6元时,则其转股价值=100/16*6=37.5元,转股溢价率=100/37.5-1=166.66%。
这时投资者进行转股操作,每张债券损失100-37.5=62.5元,溢价率非常高,如果转股损失很大。
2、可转债面值为100元,转股价为16元,当其对应的正股价为20元时,则其转股价值=100/16*20=125元,转股溢价率=100/125-1=-20%%。
这时投资者进行转股操作,每张债券可以获得125-100=25元的收益,溢价率非常低,如果转股获利很多。
所以,对想继续持有可转债的投资者来说:可转债溢价率为正比较合适,且可转债的溢价率越大越好,正溢价率意味着转债价值比转股价值要高,此时投资者持有债券更为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