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养两个孩子,经济账如何算?
“单独二孩”新政牵动着很多家庭的神经,也牵出了家庭新的账本。“老二”的出生,无疑加重了一家人的负担,不少想生“二孩”的家庭在“生得起,养不起”中纠结着。有妈妈表示一定要二胎,将来孩子有个依靠,在老人赡养上也能减轻孩子负担;有妈妈也明确表示不要,经济不允许,也会把爱从第一个孩子身上“拿走”……
对于大部分符合政策并想生育二胎的妈妈们来说,生活中很多问题是必须面对的,工作及家庭收入不支持是她们纠结的最大阻力。如果经济来源少,生了二胎后肯定还要啃老。
受访者小林虽然符合条件,但不打算再生。她说:“全家都靠老公一个人挣钱。如果再要一个孩子的话,不能给他好的物质和教育,不能带给他好的生活还不如不要。”
采访中发现,很多符合政策并考虑二胎的家庭中,妈妈的年龄大多30
岁左右。30岁以上的妈妈们除了面对各种外在压力,生育年龄是否偏大也成为她们“对内”的考量。
究竟要打好啥样的“经济基础”,才有底气生呢?一个孩子的生育成本到底能有多少呢?
俗话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这样的成本账,仅仅存在于婴幼儿时期。长大后上学结婚买房装修,没有个二三百万元是不行的。
“现在物价、房价涨个不停。我每年的收入不过10万元。”他说,如果儿子28岁结婚,自己28年不吃不喝,也就攒个280万。
有人说,孩子有钱了富养,没钱了穷养,主要看你自个如何看待这个事情。
理财师张建大概算了一下,因为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一样,每个城市的花费也不一样,所以养一个孩子的费用大概需要30万~120万元。
但是不管是穷养还是富养,如果从现在开始养成一个理财的习惯,这样才能让你的家庭财富越积越多。
理财师王峰认为,生二孩家庭经济压力虽然增大,但是家庭若通过合理的理财,也能缓解这种压力,给大家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家庭准备金要充足
有两个孩子之后,家庭准备金就应该由原来储备6个月的生活开支增加到1年的开支。除了大的孩子需要额外的补习班费用外,还有衣服、玩具、旅游等其他费用。小一点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一个月花费就达到2000多元,尿不湿、奶粉、衣服、玩具、拍照等费用外,还有保姆一个月最低3000元的工资,再加上每天买菜等生活费用。
另外,还要考虑宝宝出生后出现的各种意外支出,如出现严重疾病或意外事故等等,一个月下来的费用在一万多元。建议家长可以申请一两张大额度的信用卡,以备紧急支出;还可以将自己的闲置资金购买短期理财产品或互联网理财产品,实现比活期高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也能实现“T+0”交易,特别是一些银行“宝宝类”理财产品,更是随用随取,还能享受5%左右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比如中信银行“薪金煲”理财产品,当你急需用钱时,不用自己发出赎回指令,就可以直接在ATM机上取现,也可以在POS机上刷卡消费。
●学区房可以一房多用
学区房买不买这要看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果能够承受,买了也无妨。
学区房不仅可以两个孩子同时使用,还可以出租或将房产变现来理财。对于生育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说,一向让不少家庭望而却步的学区房资源反而能得到更大利用。
想生两个孩子的家长与独生子女家长的想法会有所不同,两个孩子家庭的学区房持有的时间会长一些。但是房子是不动产,除了把房子变现、出租,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让孩子的孩子继续享用。
●子女教育费用的储备
从孩子出生,再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需要很多资金,尤其是教育费。因此,储备孩子教育费是个长期的过
程。每个家庭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来合理配置家庭资金,进行中长期组合投资,来获得更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家庭,建议选择一些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类投资产品,如银行储蓄,一年基准年预期年化利率3%,二年3.75%,三年4.25%;国债,年预期年化利率5%左右;货币基金,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4%左右;银行理财产品,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5.5%左右;P2P固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类理财产品,历史预期年化预期收益10%左右等,这些产品能助家庭获得稳健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而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家庭,可以选择一些中高风险类的投资产品,如债券、股票、贵金属、结构性理财产品等,能获得较高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但面临的风险也较大。嘉丰瑞德理财师提醒,家庭投资要分散,中长期组合投资,不要将鸡蛋全部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要重点关注三种保险
家里多出一个宝宝,家庭结构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提高家庭所需要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身担两个孩子成长责任的家长,是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所以自身的安全保证也是当务之急。建议这样的家长及早为自己投保意外险,保额一般要达到家庭年收入的10倍以上,只有父母健康才能养育孩子。另外,重疾险也不容忽视。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和生存环境的变化,重大疾病保障显得越发重要。
孩子的教育方面,建议从孩子零岁时就为其投入教育类保险+返本型重大疾病保障比较靠谱,每年投入的金额不高,但在孩子十几岁时就可以每年拿到为数不少的本金和分红,一直到孩子25岁,能充分保证其顺利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