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保险产品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消费者在购买和挑选的时候也模棱两可。如,比较多的保险产品中,一些是带有储蓄和保障双重功能;另外,还有很多产品是消费型的。面对这两种产品,会觉得不管从它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或回报方面,有一些顾虑。以下我们就来听是如何解读储蓄型保险与消费型保险的吧。
长城人寿北京分公司经代部负责人王国强先生称,人们倾向于这种储蓄型的产品,是因为保险合同到期以后他的本金可以拿到手。另外,很多人会选择一些终身型的有身故责任的保险,是因为在一定的时期,在保单到期时,不管我发不发生事情,都会按这张保单的合同,这种保险金额去做赔付。
那大家觉得花了钱没出事,合同到期了,钱打水漂了,那他自然就会觉得这个不划算了。所以我们想跟大家交流的是,同样的保障,我们要看“杠杆比”,也就是我们尽量用较低的支出获得较高的保障。那在高杠杆的情况下,我们以小来保大,才是我们买保险的目的所在。
其实举个例子给大家说明就非常简单了。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刚刚走入社会,那他如果现在想去买保险可能拿不出来更多的钱。一般一个应届生走入社会,可能一年要支出的保费在2000到3000块钱左右。如果他着重于理财型,就是满期要把本金拿回来,在这期间也会有保障,那这种情况下买的保险对应的保险金额肯定少一些。
按现在整个市场普遍的现象来看,如果说年轻人拿两、三千块钱的保费,来购买理财型产品,相对应的保额就会比较少,一般是五万到十万之间。通过这个数字来看,一旦发生风险,这些钱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一个人是非常有远见,但因为收入能力受限,则可以用最少的钱,也就是用高杠杆以小来博大,那就可以用两三千块钱的保费,可能换回三十万到一百万之间的保额。
所以我们说消费型的产品虽然不返本,但它的保费很便宜,相比返还型的产品,能够拥有更高的风险保额,避免在发生重大疾病或者不确定因素时,治病的钱不够,或者后悔买的少。
所以,很多人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要选择什么样的产品,现在是什么样的年龄段。这种消费型的产品看似消费,但是它的杠杆能力是很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