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股票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人对着龙虎榜抓耳挠腮。上周三收盘后,有个刚入市的小兄弟给我发来他整理的三页涨停股分析,密密麻麻的数据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这种焦虑——明明知道龙虎榜藏着金矿,可就是挖不出真金白银。今天我就把自己压箱底的四个实战技巧掏出来,这些可都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教训。
先说个反常识的观点:盯着龙虎榜看资金流向的,十有八九都会踩坑。去年有家知名游资营业部,他们上榜后次日继续涨停的概率高达67%,但你要是无脑跟风,三个月就能亏掉本金的三成。为什么?因为你看的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第一个技巧必须看营业部席位。不是看哪个营业部在买,而是看他们在买什么。比如某些机构专用席位,他们敢在涨停板上吃货,往往意味着一波主升浪要启动。但要注意的是,同一个营业部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操作逻辑完全不同,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工具来跟踪历史数据。我现在每天都会用希财舆情宝的机构动向追踪功能,它能自动识别重点席位的操作规律,比手工整理效率高太多了。
第二个关键点是涨停原因分析。同样是涨停板,有的靠消息刺激,有的靠资金硬顶,这里面差别可大了去了。去年有只股票连续三个涨停,表面看是搭上了新能源概念,后来舆情监测才发现,真正驱动的是公司拿下了海外大单。现在碰到这种情况,我会直接看希财舆情宝的AI解读,它能用大白话告诉我每则公告的真实含金量,省得自己当福尔摩斯了。
第三个秘诀在成交回报结构。别光盯着买卖金额,重点看机构与游资的博弈。如果机构在涨停板上大举出货,游资却在拼命接盘,这种票第二天大概率要埋人。我有个笨办法:把最近半年的龙虎榜数据按机构参与度分类,发现机构参与度超过30%的涨停板,后续走出主升浪的概率是普通涨停板的两倍。
第四个维度是市场情绪配合。再好的涨停板,要是碰上大盘跳水,神仙也救不回来。这个月有次我差点踩雷,幸亏舆情宝的异动预警及时提醒,让我躲过了板块集体回调。现在每天早盘前,我都会先看舆情宝推送的机构晨报,对当日市场情绪做到心中有数。
说实在的,能坚持到现在的股民都不容易。我见过凌晨三点还在复盘的老股民,也见过把全部积蓄亏在跟风操作上的中年人。其实现在炒股真的不用这么苦,像希财舆情宝每天不到1块钱的成本,能帮你省下至少三小时的复盘时间。上周三我就是靠着它的突发消息推送,及时锁定了某只受益政策利好的标的,三天稳稳吃了15个点。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龙虎榜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方法论是万万不能的。与其在杂乱的信息里碰运气,不如先建立自己的分析框架。那些真正赚钱的股民,往往是把80%的精力花在盘前准备上。就像我现在每天花十分钟看看舆情宝的监控报告,对当天的操作方向基本就有数了。
(想实时监控自选股动态?点击文末链接免费体验希财舆情宝,现在注册还送三日机构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