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打开股票软件时,我盯着满屏跳动的线条和数字彻底懵了。那是我三年前刚入市的样子,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手心冒汗的紧张感。后来跟着老股民学看技术指标,才发现原来K线图里藏着这么多门道。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让我真正赚到钱的两个技术指标组合——DMI和RSI,这对黄金搭档帮我躲过了无数次追涨杀跌的坑。
先说说这个组合的奇妙之处。DMI指标就像指南针,能告诉我当前是顺风局还是逆风局。ADX曲线超过25说明趋势强劲,这时候结合RSI这个"体温计",就能判断市场是不是烧过头了。去年7月那次操作让我记忆犹新,当时ADX持续在30上方,+DI和-DI线反复交叉,配合RSI在70附近连续三天顶背离,果断清仓后果然等来了20%的回调。
具体怎么用呢?先说买卖点的核心判断。当+DI从下往上穿破-DI形成金叉,同时RSI从超卖区(30以下)拐头向上,这就是教科书级的买点信号。反过来,-DI上穿+DI形成死叉,叠加RSI在70以上出现顶背离,这时候就该考虑落袋为安了。不过要注意,震荡市里这个组合容易失灵,就像上个月连续横盘时,我连着三天被假信号忽悠,好在及时用成交量做了二次确认。
实战中我总结出三个关键细节。第一,ADX数值低于20时,所有信号都要打折看,这时候市场就像没睡醒的猫,怎么拨弄都不动弹。第二,RSI突破50中轴线时,配合DMI的方向变化往往有惊喜。第三,突发消息来临时指标会集体"抽风",就像今年3月那次,明明技术面走得好好的,突然来个政策黑天鹅,指标全乱套了。这种时候就得靠即时消息辅助判断,这也是我后来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的原因——它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动态,遇到重大消息手机立马弹提醒,再也不用守着电脑刷新闻了。
说到这不得不感慨,现在的炒股工具真是越来越智能。以前为了盯消息,我同时开着5个财经网站,微信加了十几个股票群,结果重要信息没抓到,垃圾广告收了一堆。自从用了舆情宝的AI解读功能,每则公告都用大白话标注好利好利空,连"股东减持不超过2%"这种公告,都会提示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最实用的是每日舆情报告,把技术面和基本面串起来看,就像给股票做了个全身CT扫描。
不过工具终究是工具,关键还得自己会分析。上个月有个新手朋友问我,明明金叉信号出来了,怎么买入就套牢?我让他调出当时的舆情报告一看,原来那几天机构正在悄悄减持。所以啊,技术指标就像导航软件,路况好的时候准得很,遇到修路封道就得靠实时情报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每天花1块钱用舆情宝,这钱买杯奶茶都不够,但能省下三四个小时的研究时间,值!
最后给新手朋友提个醒,任何技术指标都有滞后性。去年用DMI+RSI组合连续赚了三个月后,我差点以为找到了财富密码,结果9月份遇上极端行情,所有指标集体失效。幸亏当时看了舆情宝里的机构观点汇总,发现多家券商都在提示风险,这才保住盈利。所以现在我的交易系统是"技术指标定买卖点,舆情监控控风险",两者结合才算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