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均线交叉就心跳加速,但总是买在高点卖在低点?作为一个炒股十年的老韭菜,我也曾对着均线图抓耳挠腮,直到摸透了金山谷、银山谷和死亡谷的脾气。今天不整虚的,就说说实战中这“三个谷”到底怎么用。
先说银山谷,这名字听着贵气,其实是均线系统里最青涩的信号。5日、10日、20日均线第一次金叉形成的三角区,就像春天刚冒头的嫩芽。去年我盯上一只消费股,银山谷出现时激动得差点满仓,结果被30日均线压得死死的。后来才懂,银山谷得配合成交量放大才算数,而且得是低位出现的第一次交叉,要是股价已经涨了30%再出银山谷,八成是庄家钓鱼的饵。
真正的黄金坑是金山谷。同样是三条均线金叉,但位置和时机大有讲究。去年科技股那波行情,我在第二次金叉形成的金山谷入场,吃到了主升浪。这里有个细节:金山谷往往出现在银山谷之后,且位置更高,这时候中期均线开始走平上翘,就像长跑选手调整好呼吸准备冲刺。但千万别闭眼冲!有次我忽略了60日均线还在往下走,结果被埋在山腰。
最要命的是死亡谷,5日、10日、20日均线死叉形成的倒三角,这玩意可比K线图上的乌云盖顶实在多了。记得某次持仓股刚出财报,明明业绩不错却形成死亡谷,我仗着基本面硬扛,结果两个月跌去40%。后来用舆情工具复盘才发现,那段时间机构研报里藏着“毛利率承压”的预警。现在学乖了,死亡谷出现就减仓,管它是不是错杀。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的新武器——希财舆情宝。以前总纠结技术面和消息面打架,现在它每天早8点准时推送自选股的异动解读。上周某只持仓股突然放量下跌,舆情宝立刻弹出“重要股东减持计划披露”的预警,还附上AI分析:“短期流动性冲击,中长期影响有限”。这种穿透消息面的能力,比单纯看均线靠谱多了。
说实话,刚发现这个工具时,我简直想拍大腿——早几年要有它,少交多少学费啊!现在每天花1块钱,相当于雇了个24小时盯盘的AI助理,突发消息推送到微信,连券商晨会里的关键词都能捕捉。散户最怕的就是信息差,有时候一条消息晚看半小时,股价都换了人间。
技术分析不是万能钥匙,但把均线系统和消息面结合,就像给投资上了双保险。下次看到均线交叉时,不妨先打开舆情报告,看看机构是不是在偷偷调仓。记住:金山谷里能淘金,死亡谷前要清醒,信息差才是散户最大的天敌。
(文末提示: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免费领工具】,限时体验智能监控自选股全市场动态的希财舆情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