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刷到某百万粉丝的股评大V突然停更,评论区炸出好多跟着他操作亏钱的老铁。说实话,我盯着手机愣了半天——原来这些天天教人炒股的大侠,自己也可能在偷偷交学费啊。
咱们先聊聊他们到底怎么赚钱的。去年我跟着某大V的"抄底信号"冲进去,结果账户绿得跟基金公司LOGO似的。后来才想明白,人家文章里从来不晒实盘交割单,倒是天天在文章末尾挂理财课程链接。现在你明白了吧?这些大侠和商场里卖课的销售没啥区别,靠的是流量分成、知识付费和广告合作,根本不是炒股收益。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真相:真正能在股市稳定盈利的人,哪有空天天写股评?我认识几个私募操盘手,人家连吃饭都在盯盘,手机里连抖音都没装。反倒是那些把K线图讲得天花乱坠的大V,可能连最基本的财务报表都看不明白。
不过话说回来,有些大V确实能提供情绪价值。去年大盘跌破3000点时,有个老哥天天发段子逗乐子,硬是把评论区变成了股民树洞。可你要是真信了他那句"闭眼买龙头",怕是连裤衩都要赔进去。
最近我在用希财舆情宝查资料时发现个有意思的功能,它会把全网关于某只股票的消息自动归类成利好利空。上周某公司突然被曝财务造假,这工具五分钟就给我推了紧急通知,比那些事后诸葛亮的股评快多了。现在每天花1块钱订阅,相当于请了个24小时盯消息的AI助理,省得我天天蹲守大V更新。
其实散户最该警惕的是信息差焦虑。我见过有人同时关注20个股评号,手机从早响到晚,结果越看越不会操作。后来我把这些时间省下来研究舆情报告,反而能抓住主力资金异动的规律。说到底,股市哪有什么救世主,与其相信别人的嘴,不如相信AI整理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