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红绿K线,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那是三年前我刚接触股票时,总被各种技术指标绕得头晕眼花,直到发现KDJ、RSI、CCI这三个指标的奇妙组合。记得有次看到某科技股突然放量上涨,当时KDJ的J值从20直接飙到90,RSI突破70警戒线,CCI更是冲破+100天线——现在想来,那简直是教科书式的买入信号。
第一个指标就像体温计
KDJ指标其实很像咱们用的体温计。当K线从下往上穿过D线,就像体温从36度升到37度,说明股票开始"发烧"了。不过要特别注意,当J值连续三天超过100,就跟高烧不退一个道理,这时候反而要警惕回调风险。我试过单独用KDJ操作,结果被假信号坑了三次才明白:这指标就像老中医,必须得配合其他指标把脉。
第二个指标是血压计
RSI指标更像是测血压的仪器。14天周期下,70以上算高血压,30以下是低血压。但有意思的是,当股价创新高而RSI没同步创新高,这就像体检报告显示"血压异常",必须得警惕顶背离。去年有只消费股就是这么把我套住的,当时RSI明明在70以上,股价却开始阴跌——后来才知道这是典型的量价背离。
第三个指标像心电图
CCI指标最刺激,它的波动就像心电图一样反映市场情绪。+100以上是亢奋状态,-100以下是抑郁状态。不过我发现个反常识的现象:当CCI从-200下方拐头向上,往往比从正值区域反弹更有爆发力。这就好比久病初愈的病人,恢复起来反而更带劲。
三剑客合体的黄金法则
把这仨指标凑一块儿,我发现三个规律:
1. 当KDJ金叉、RSI突破50中轴、CCI上穿-100,这是教科书级的多头共振
2. 15分钟图看短线买卖点,日线定大方向,周线防假信号
3. 三个指标里有两个给出做多信号,胜率能到68%(数据来自某券商2023年回测报告)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技术指标都是马后炮。去年有个月我天天盯盘,结果被突发的政策消息打得措手不及。后来用上希财舆情宝,才明白消息面和技术面得配合着看。它的实时监控功能就像给股票装了警报器,重要消息直接推送到微信,再也不用担心错过关键信息。
新手最容易踩的坑
刚开始用这组合时,我总犯两个错误:一是把参数改来改去,后来发现默认参数最好用;二是太依赖指标忽视量能,有次明明CCI冲上+200,结果成交量没跟上,第二天直接跌停。现在我会多等半小时,看量能是否配合再做决定。
说到这,不得不提希财舆情宝的AI解读功能。有次看到某公司公告说"计提资产减值",舆情宝直接标成利空,还用人话解释这会减少当年利润。这对我们普通投资者太重要了,毕竟不是谁都懂财务术语。
实战中的意外收获
用这套组合最惊喜的,是发现了"指标轮动"现象。有时候KDJ先发出信号,隔天RSI才跟上,这时候提前布局往往能吃到大肉。不过要注意,当三个指标同时到达极端值,比如KDJ的J值>110、RSI>80、CCI>200,这可不是加仓信号,而是逃生警报。
最近发现个新玩法:把这三个指标的日线、周线、月线信号做成九宫格。当短中长周期形成共振,配合舆情宝的机构报告看基本面,胜率能再提三成。有个月我就是这么抓到波30%的行情,当时舆情宝正好推送了机构上调评级的消息。
现在每天花1块钱用舆情宝,省去了翻公告、看研报的麻烦。想想以前为了查个股东减持消息得翻七八个网站,现在微信弹个提醒就搞定。这钱花得值,毕竟在股市里,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就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