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放量上涨别急着追!3年实战血泪总结:新手看懂这5点少亏20万

潘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潘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盯着屏幕上那根突然拔地而起的大阳线,手指不自觉敲着桌面。这是上周三发生在自己持仓股上的场景,成交量比前一天暴增3倍,股价像坐了火箭直冲涨停。当时我激动得差点打翻手边的咖啡,脑子里就一个念头:"主力进场了!赶紧加仓!"结果你们猜怎么着?第二天直接低开5个点,硬生生把我晾在山顶上。现在想来,要是早几年就懂放量上涨的门道,哪至于交这么多学费?

放量上涨别急着追!3年实战血泪总结:新手看懂这5点少亏20万

一、成交量突然暴增的秘密

新手朋友第一次看到放量上涨,多半跟我当年一样两眼放光。K线图上那根突兀的成交量柱,活像突然开足马力的跑车,让人肾上腺素飙升。但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真相——成交量暴增不一定是主力进场,也可能是大资金在倒货。

去年某只消费股单日换手率冲到15%,股价涨幅超过8%,第二天交易所龙虎榜却显示,买入前五全是游资席位,而机构专用席位清一色在卖出。这种"假放量"最坑人,看着热闹非凡,实则是老手在找人接盘。所以我现在看放量,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打开舆情监控工具,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二、量价齐升背后的三重逻辑

1. 主力动向识别

真正的机构建仓往往像春雨润物,成交量温和放大,股价呈45度角稳步攀升。那种平地起惊雷式的爆量,八成是短线资金在搞事情。记得有次用舆情监控查某只突然放量的科技股,发现前三天机构研报密集下调评级,这明显是利空出尽后的诱多陷阱。

2. 市场情绪温度计

成交量就像菜市场的叫卖声,突然的人声鼎沸未必代表东西好,可能是摊主在搞促销。去年新能源板块集体放量时,我对比了舆情分析系统里的情绪指数,发现虽然成交量创新高,但看空情绪占比反而在上升,这种背离信号后来果然应验了中期调整。

3. 后续走势预判

这里有个实操口诀:"爆量不过三,过三要变天"。连续三天成交量超过20日均量两倍以上,就要警惕量能透支。去年半导体行情里,某龙头股在第三根巨量阳线时,舆情报告显示已有大股东减持公告,这种明牌风险新手最容易忽视。

三、这些操作误区你别踩

我刚开始炒股那会儿,见放量就跟,结果十次有七次被套。最惨痛的一次,某医疗股早盘放量突破前高,我满心欢喜追进去,下午却跳水收阴——后来查公告才知道,那天中午出了集采消息。现在学乖了,遇到异动先看舆情监控的实时提醒,真有突发利空,手机立马就能收到推送。

最近发现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新手把分时图上的脉冲式放量当成买入信号。其实这种瞬间爆量九成是量化交易的单子,就像往湖里扔块石头,看着水花四溅,等波纹散去湖面还是老样子。

四、我的看盘神器

现在每天开盘前,我都会花3分钟刷舆情日报。上周三某持仓股突然放量,系统立刻弹窗提示:"近1小时负面舆情增长200%,涉及应收账款暴雷传闻"。吓得我赶紧打开F10查财务数据,果然发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增加50天,果断在冲高时减仓,躲过了后续15%的跌幅。

这里必须安利下我的秘密武器——每天1块钱的舆情监控工具。刚开始我也心疼这点开销,后来算笔账就明白了:靠它避开的每个雷,都够交三年会员费了。更别说系统自带的AI解读功能,把晦涩的公告翻译成"人话",这对看不懂专业术语的新手简直是救命稻草。

五、给新手的真心话

上个月帮表弟看账户,发现他三个月亏了40%。问操作记录,全是追涨放量股被套的死循环。我指着他的交割单说:"你看这个标的,放量当天全网讨论量激增300%,但舆情分析显示中性情绪占比60%,这说明什么?市场根本就没形成共识!"

现在他学着我的方法,遇到异动先查三个东西:龙虎榜买卖方性质、舆情情绪指数、机构评级变化。上周兴奋地跟我说,靠着这套组合拳,第一次在放量行情里赚到了钱。看着他发来的盈利截图,我突然想起五年前那个对着K线图手足无措的自己。

(文末提示:关注【希财网】公众号,点击菜单栏"神器"入口,免费领取3日舆情监控体验版,新用户还送机构操盘手册)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