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入股市那会儿,总听老股民念叨什么"WR指标",每次看到他们在K线图上画来画去的样子,总觉得特别神秘。直到有天我把账户里的钱亏掉三分之一,才痛下决心要弄明白这些技术指标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我就把自己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经验,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分享给大家。
先说说这个WR指标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它的全名叫威廉超买超卖指标,发明人叫拉里·威廉斯,这老爷子当年用这个指标拿了全美期货交易大赛冠军,硬是把1万美金炒到110万。不过别被这传奇故事唬住,其实原理特别简单——就是把最近N天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画个框,看看当前股价在这个框里的位置。就像我们平时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气温处于历史同期最高值的90%位置",是不是瞬间就懂了?
这里有个误区必须提醒大家。我刚开始总以为WR指标到80以上就是买点,结果被市场教育得鼻青脸肿。有次明明指标显示严重超卖,我满仓杀进去,结果赶上公司突发利空,股价直接破位下跌。后来我才明白,技术指标必须结合市场情绪和基本面来看。就像去年某科技股明明WR指标连续两周低于20,按理说该反弹了,结果因为行业政策突变,硬是又跌了30%。
说到这我不得不提最近在用的希财舆情宝。这个AI工具真的帮我省了不少冤枉钱,它不仅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消息,还能用大白话分析每条新闻是利好还是利空。有次我持仓的股票WR指标突然蹿到85,正准备加仓时,舆情宝弹窗提醒说公司核心供应商被调查,吓得我赶紧收手。果然第二天股价就跳空低开,你说这信息差值不值钱?
具体怎么用WR指标呢?我的经验是看三个关键点:一是参数设置别照搬教科书,短线用6-10天,中长线可以调到14-20天;二是要结合成交量变化,如果指标触底但成交量萎缩,八成是假信号;三是一定要看周线级别的WR趋势,日线级别的波动太容易被庄家做手脚。就像上周我关注的消费股,日线WR刚到超买区,周线却显示还有上涨空间,结果这周果然突破前高。
话说回来,技术指标终究只是辅助工具。我现在每天花1块钱用舆情宝,不仅能看机构的最新研判,还能自动生成股票舆情报告。特别是他们那个AI解读功能,把复杂的财报数据翻译成"二季度赚的钱够买300辆特斯拉"这种大白话,对咱们散户实在太友好了。以前要熬夜看的公告、研报,现在五分钟就能掌握重点。
最后送大家三个忠告:第一,WR指标在震荡市比单边市好用;第二,指标背离比单纯超买超卖更靠谱;第三,千万别在重要财报披露前单纯看指标操作。记得有次我重仓的股票WR指标连续三天低于10,所有技术派都说要反弹,结果财报暴雷直接吃了个跌停板。要是当时有舆情宝的财报预警功能,估计能少亏好几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