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股票VS可转债:五年血泪总结哪个更适合散户(附信息差破解攻略)

两融张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两融张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是从2018年开始接触投资的,那时候刚工作攒了点钱,总觉得存银行太亏。刚开始和所有小白一样,一头扎进股市,结果半年亏了30%——现在想想都心疼。后来朋友推荐了可转债,这一玩就是五年。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可转债和股票到底哪个更赚钱?这俩兄弟看着像双胞胎,实际上完全是两种生物。

股票VS可转债:五年血泪总结哪个更适合散户(附信息差破解攻略)

一、收益结构像包子VS披萨

股票就像刚出炉的披萨,咬下去满嘴流油,但烫嘴的风险也大。去年我盯过某科技股,上午刚涨5%,下午就跳水8%。可转债更像灌汤包,外皮看着普通,咬开却有惊喜。记得2020年市场大跌时,我手里的可转债硬是扛住了15%的跌幅,最后还靠着债底保护全身而退。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点:可转债的长期年化收益居然能跑赢股票。中证转债指数过去十年年化收益7.2%,比沪深300的5.8%还高。但别急着兴奋,这个数据有个前提——你得熬得住。可转债的波动像坐老式绿皮火车,晃悠得人昏昏欲睡,不像股票是过山车。

二、风险像伞兵绳VS蹦极绳

股票的风险是实打实的。去年某消费龙头突然曝出财务造假,股价三天腰斩,现在都没缓过来。可转债因为有债底托着,最惨也就是跌到90块附近躺平。但注意了!这个保护伞有个漏洞——流动性风险。我有次急着用钱,挂单比市场价低2%都没人接盘,最后硬是等了两周。

这里有个血泪教训:别以为可转债稳赚不赔。2021年那些高价转债,现在还有一半在水下趴着。我有个朋友130块追进去,现在卡在105块进退两难,每年拿的利息还不够买杯奶茶。

三、信息差是致命伤

你们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去年某新能源公司发可转债前,机构早就知道要扩建生产线,提前三个月埋伏。等公告出来,转债一天涨了20%,散户连车尾灯都看不到。这种信息差,靠刷财经新闻根本追不上。

这时候不得不提我的救命稻草——希财舆情宝。有次它凌晨1点推送消息,说某公司海外订单暴增。我早上开盘前挂单,当天转债涨了8%。现在每天花1块钱,相当于雇了个24小时情报员,关键消息直接推送到微信,连上厕所刷手机的时间都省了。

四、操作难度像自行车VS方程式赛车

股票要盯财报、看技术指标、猜主力动向,累得跟狗似的。可转债简单多了,记住三个数就行:100块是安全线,130块是强赎线,剩余规模2亿以下是妖债温床。但别以为这就轻松了——转股溢价率、回售条款、下修条款这些术语,刚开始看得我头皮发麻。

最近发现个神器,希财舆情宝的AI分析直接把复杂条款翻译成人话。比如"下修条款触发"会提示"公司可能要拉股价了","赎回条款临近"会警告"小心高位接盘"。这种大白话解读,比券商研报实在多了。

五、我的压箱底策略

现在我的账户是股票和可转债三七开。行情好的时候让股票冲锋,震荡市靠可转债守阵地。但有个秘诀:千万别把可转债当股票炒!去年我犯过这个错,结果手续费吃掉大半利润。

这里插句大实话:普通人根本没必要研究透所有细节。我现在每天花10分钟看舆情宝的股票日报,哪个板块有异动、哪些消息要发酵,机构最新观点是什么,一目了然。上周就是靠这个提前布局了半导体转债,躲过了消费股的暴跌。

最后说点心里话

投资五年,最大的感悟是:赚钱的路子没有高低贵贱,只有适不适合。急性子去玩可转债肯定憋出内伤,风险厌恶者碰股票纯属自虐。最近在希财舆情宝看到组数据很有意思:用舆情监控工具的用户,持仓焦虑指数比不用的人低40%。

想试试的朋友可以去他们公众号领三天免费体验,反正我续费了两年。记住,在A股这个信息战场,有时候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快人一步的情报。毕竟,当镰刀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自己当了韭菜都不知道。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