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3分钟看懂缩量上涨和下跌的真相:普通股民避坑指南(附实战对照表)

首席王老师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首席王老师 股票顾问
咨询TA

炒股十几年,我发现散户最容易被“缩量上涨”骗进场。去年我踩过一个坑:某股票连续三天缩量上涨,身边朋友都说这是主力锁仓信号,结果第四天直接暴跌15%!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缩量上涨和缩量下跌背后那些门道,特别是新手最容易误解的三种情况。

3分钟看懂缩量上涨和下跌的真相:普通股民避坑指南(附实战对照表)

先说个反常识的观点:缩量上涨可能比放量下跌更危险。去年有个数据很有意思,某主流指数连续缩量上涨期间,超过60%的个股其实在偷偷下跌。这时候如果只看指数,很容易被“温水煮青蛙”。

第一种情况:高位缩量上涨

记得2023年那波科技股行情吗?当时很多股票创历史新高,但成交量却比前高缩了40%。我当时在私募的朋友就说:“这就像菜市场最后半小时,卖菜的比买菜的多,但摊主硬撑着不降价。”结果大家都知道,两个月内普遍腰斩。这种时候我后背都发凉——主力根本不用自己砸盘,只要停止买入,股价自然崩塌。

第二种情况:底部缩量下跌

这反而是我最喜欢的场景。就像上周三,某消费股突然缩量跌破年线,股吧里哀嚎一片。但你们发现没有?当天大宗交易平台有机构溢价3%接货。这种时候的缩量下跌,往往是主力在“拆盲盒”——用散户的恐慌盘慢慢吸筹。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的血泪教训。以前盯盘时总被各种消息搞得神经衰弱,直到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它有个功能特别戳中我痛点:自选股的全网舆情实时监控。有次我持仓的股票突然缩量下跌,正犹豫要不要割肉,手机突然弹出提示——原来公司刚在官网更新了高管增持公告,这消息可比盘面信号早出现了半小时!

第三种情况:横盘期缩量震荡

这种行情最折磨人。上个月我跟踪的新能源板块就是典型,成交量萎缩到前期1/3,但舆情宝的机构报告显示,最近30天券商调研次数同比增加200%。果然上周三一根放量长阳突破平台,这时候才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说实话,现在炒股没有AI工具辅助,就像蒙着眼走夜路。我常用的希财舆情宝每天自动生成量价分析报告,特别是它用大白话解读利空利好的功能,对咱们普通散户太友好了。最近他们公众号还能免费领3天体验,建议大家都去试试——毕竟每天1块钱的成本,可能避免你亏掉1个月工资。

最后送大家一张我自制的量价关系对照表(收藏这张图,关键时刻能救命):

| 场景 | 成交量变化 | 聪明钱在干嘛 | 散户常见误判 |

|----------|------------|--------------|--------------|

| 高位缩量涨 | 比前高少30%+ | 左手倒右手诱多 | 以为是突破信号 |

| 低位缩量跌 | 持续地量水平 | 暗度陈仓吸筹 | 恐慌割肉在地板 |

| 横盘缩量震 | 量能阶梯下降 | 等待消息催化 | 频繁做T被套 |

记住,成交量是唯一不会骗人的指标,但要看懂量价关系,得先知道市场在传什么消息。下次遇到缩量行情别慌,打开舆情宝看看机构动向,说不定就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