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5年股民实战总结:均线收敛与发散看懂主力动向的3个关键点

资深小周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资深小周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第一次看到均线纠缠在一起时,手心全是汗。那是2019年春天,创业板指的多条均线拧成麻花状,老股民都知道这种收敛形态背后藏着大机会。但真等到均线开始发散时,我反而被主力洗出了局。后来复盘才发现,看懂均线收敛与发散,根本不是看几根线交叉这么简单。

5年股民实战总结:均线收敛与发散看懂主力动向的3个关键点

1、均线收敛时主力在干什么

很多新手以为均线粘合就是横盘震荡,其实这是主力在悄悄布局。5日线、20日线、60日线逐渐靠拢时,就像弹簧被压缩到极致。去年我发现某医药股均线连续13天在3%区间内波动,成交量却比平时缩了四成。这种静默期最考验耐心——后来股价突破时,我数了数,有六根均线在三天内完成多头排列。

但千万别被表象骗了!有次我看到三条周线完全重叠,兴奋地重仓杀入,结果股价突然跌破所有均线。后来用舆情工具查了才知道,那周正好赶上公司大股东减持公告。所以说,均线形态要和消息面配合着看,就像炒菜要掌握火候。

2、发散形态里的真真假假

均线发散分两种:一种是健康的多头排列,5日线带头向上;另一种是"烟花式"冲高,所有均线突然拉开距离。去年有个科技股特别典型:日线发散时MACD却在顶背离,结果三根大阴线直接砸穿所有支撑。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经验:均线发散越漂亮,越要警惕。我师傅教过我"三看原则":一看成交量是否持续放大,二看发散角度是否超过45度,三看重要均线有没有形成支撑。有次我守着20日线做波段,眼看着股价在发散后回踩这条线七次都没破,这才敢拿住主升浪。

3、散户最容易踩的三大坑

第一个坑是盯着短期均线做长线。我有朋友用5日线判断中长线买卖点,结果被震荡得找不着北。第二个坑是忽视均线斜率,有次我看到某消费股均线向上发散,但斜率越来越平,果然三天后转势下跌。第三个坑最要命——不看市场环境硬套理论。2020年3月那波急跌,多少人的均线系统完全失灵?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我的秘密武器。去年开始用希财舆情宝监测自选股,发现它能自动标注重要消息对均线形态的影响。有次某公司突发利空,舆情宝不仅实时推送,还用红字标出"该消息可能导致60日线支撑失效",当天果然放量跌破关键位。现在看均线形态时,我都会对照舆情报告里的利好利空分析,相当于多了个智能参谋。

4、均线战法的进阶用法

真正的高手会把均线当成温度计。比如月线级别收敛三年以上的股票,突破时往往有翻倍行情。但要注意"假突破"陷阱——去年某周期股突破所有均线后,舆情宝突然弹出"机构研报集体下调评级"的提示,我赶紧减仓,躲过了后来20%的跌幅。

还有个鲜为人知的技巧:观察均线发散时的层次感。健康的多头排列应该是5日线最陡,60日线最平缓。如果所有均线突然变得陡峭,八成是赶顶信号。这个规律帮我逃过了今年春节后的那波调整。

最近在希财舆情宝上看到个有意思的数据:使用智能舆情分析的用户,平均持股周期比普通散户长1.8倍。想想也是,当你能实时掌握主力动向,看懂均线背后的资金逻辑,自然拿得住好股票。

结语

上周和券商朋友吃饭,他说现在机构都用AI监控均线异动。对于我们散户来说,与其天天盯着K线图,不如学会借力。就像我每天花1块钱用舆情宝,既省去了熬夜盯公告的辛苦,又能抓住均线转折的关键信号。毕竟在这个市场,赚的就是认知差和信息差的钱。

(文末提示:关注【希财网】公众号,回复"均线秘籍"领取实战案例图;点击下方链接可免费体验智能监控均线异动的希财舆情宝)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