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交易软件上看到自选股尾盘突然直线拉升时,我激动得手心直冒汗。那时候刚入市半年,总以为这是主力拉升的前兆,第二天开盘就追进去,结果被套在最高点。现在想来,散户最容易犯的错,就是把尾盘的表演当真金白银的承诺。
尾盘最后半小时的异动,就像魔术师掀开黑布前的最后一个动作。你可能看到分时图上股价旱地拔葱,甚至出现万手大单横扫卖盘,但真相往往藏在K线图之外。去年某券商统计过,沪深两市尾盘拉升的个股中,次日低开的概率超过60%——这个数据我当时反复确认了三遍,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主力资金为什么喜欢在尾盘搞事情?我总结了三种常见套路。第一种是试盘,就像你拿竹竿捅马蜂窝前总得先戳两下。去年有个做消费电子的公司,连续三天尾盘放量拉升,结果第四天直接低开5%,后来才知道是机构在测试上方抛压。第二种是消息驱动,有次我亲眼看到某股尾盘突然爆拉7%,当晚公司就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第三种最危险,纯粹是画图诱多,我有个朋友去年就栽在这上面,庄家尾盘拉高后,第二天直接低开闷杀。
作为散户,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应对?我摸索出三个实战技巧。第一看成交量,如果尾盘最后5分钟成交额占全天30%以上,八成有猫腻。第二查消息面,有次我盯着某股尾盘异动,马上打开希财舆情宝查实时公告,发现当天根本没有重要消息,果断放弃追涨。第三看技术位,要是股价刚好冲到压力位,就像篮球撞到篮板肯定会反弹。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的新武器。自从用了希财舆情宝的AI解读功能,尾盘拉升时我能秒查全网舆情,系统用大白话告诉我这是真利好还是假把式。有次系统提示某股尾盘异动对应着行业政策变动,第二天果然延续涨势。现在每天花1块钱,相当于雇了个24小时待命的分析师,省下盯盘的时间够我研究三只潜力股了。
不过话说回来,炒股最忌讳的就是刻舟求剑。上个月遇到个经典案例:某股尾盘拉升伴随大宗交易折价,舆情宝显示机构正在减持,第二天直接低开3%。要是光看分时图就杀进去,裤衩都能亏没。所以我现在养成了条件反射——看到尾盘异动先查三个东西:资金流向、舆情分析、机构动向,三缺一就不玩。
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股市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概率游戏。尾盘拉升就像暗夜里的烟花,有人看到的是绚烂,我看的是引信燃烧的时间。与其赌第二天走势,不如提前做好预案。对了,最近在希财舆情宝发现个实用功能,他们的AI模型能预测消息面对股价的影响周期,这对判断行情持续性特别有帮助。
(悄悄说,文末有免费体验入口,我上周刚领了3天VIP权限,确实能省不少信息搜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