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希财网智汇舆情”平台相关信息,2月18日上午,四大行震荡走高,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齐创新高,工商银行股价上涨 2.44%,达到 7.13 元 / 股;中国银行涨幅为 1.84%,报收 5.54 元 / 股;建设银行上涨 1.83%,股价至 8.90 元 / 股;农业银行也涨了 1.34%,收于 5.31 元 / 股 。此外,齐鲁银行涨近5%,青岛银行、青农商行、中信银行、厦门银行、苏农银行等涨幅居前。
四大行股价创新高,背后有多方面驱动因素:
1、政策层面:监管部门为了助力经济复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信贷投放的政策。在政策推动下,各大银行积极加大信贷资源配置,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撑;实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又同样为银行的业务增长提供了基础。
2、经济环境:全球宏观经济逐渐回暖,国内经济复苏迹象逐渐明显,居民消费能力提升,进而为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都带来增长的契机。市场对银行股的盈利能力恢复充满期待,从而推动股价上涨。
3、银行自身财务状况:四大行一直以来都保持着稳健的经营风格。近年来,四大行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
银行股上涨,四大行股价创新,反映出市场对整体经济环境的信心,银行基本面有进一步的改善,从而又能激发更多投资者对银行业的关注和兴趣。
除了四大银行,截至2月17日,当前共有16家银行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整体来看,16家上市银行的归母净利润普遍增长,其中,浦发银行、杭州银行等8家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双位数增长。营收方面,有3家银行的营收同比出现微降,南京银行则增长较快。
中信证券研报称,陆续披露的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上市银行整体经营稳定。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银行信贷开门红情况良好,银行普遍运用早投放策略,叠加利率政策调整慢于预期稳定息差,预计一季度银行经营格局良好。板块表现上周开始企稳修复,反映银行股投资回落到基于基本面框架的逻辑中。2025年上半年板块投资的核心驱动来自于商业模型重估,在当前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下阶段绝对收益行情仍值得期待。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银行股的强势表现是“经济复苏预期+高股息防御+资产质量改善”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以上就是关于“四大行震荡走高,四大行股价创历史新高是什么原因?”的相关解析,想要了解更多“银行板块”的相关资讯,可以通过链接(四大行股票舆情),前往“希财网智汇舆情”平台进行更为详细的了解,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股票知识的话,可以点击下面课程进行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