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周刚处理完一个咨询案例,张先生帮发小贷款买了辆宝马,现在对方断供三个月,催收电话直接打到了张先生的丈母娘家。看着他手机里20多个未接来电,我实在忍不住叹气:"您这哪是帮忙啊,简直是给自己挖坑。"今天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帮人贷款买车到底要面对哪些风险。
先给大家看组真实数据: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审理的车辆贷款纠纷案中,有37%涉及"代购代贷"。最夸张的一起案件,购车人用朋友名义贷款80万提了辆保时捷,结果第二年就玩起了失踪,现在那位"好心人"连高铁票都买不了。所以说啊,千万别觉得帮忙贷款就是签个字的事,这里面的水可比你想的深多了。
第一个要命的风险就是征信连带责任。银行可不管实际用车人是谁,只要贷款合同上是你的名字,逾期记录铁定算在你头上。上个月有个客户来咨询,就因为三年前帮表弟贷了辆迈腾,现在自己买房贷款被五家银行秒拒。更糟心的是,这种不良记录要等结清后五年才能消除,你说冤不冤?
第二个隐形炸弹是车辆处置权的问题。去年我接触过一起纠纷,李女士帮闺蜜贷款买了辆特斯拉,结果闺蜜偷偷把车抵押给了典当行。等到法院执行时才发现,车辆登记证、行驶本、完税证明全是闺蜜的名字,李女士除了债务什么都落不下。这种"钱车两空"的案例,我在信贷行业这八年真是见太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谁还没个急需用钱的时候呢?要是真想贷款买车,我强烈建议自己申请。现在正规网贷平台审批快得很,像洋钱罐(入口在希财网贷款严选)23-55周岁都能申请,最高20万额度,实测有社保的上班族十分钟就能出额度。再比如分期乐,他们家的车贷分期产品APR最低能做到7.2%,比很多银行都划算,最重要的是用自己信息申请心里踏实啊。
第三个容易被忽视的风险是法律关系错位。很多朋友觉得写个私下协议就万事大吉,其实这种协议在法庭上根本站不住脚。去年有个客户拿着"代购协议"来咨询,白纸黑字写着"车辆实际归属人承担全部责任",结果法官看都不看直接判他全责。所以说,法律认定的借款人永远要承担第一还款责任,这个死结谁都解不开。
要是实在抹不开面子要帮忙,我教你三招保命技巧:第一,必须做车辆抵押登记,把车本押在自己手里;第二,要在贷款合同里增加共同借款人;第三,每月还款日设置双重提醒。不过说实话,每次看到这样的案例,我都替当事人捏把汗——与其提心吊胆帮别人背贷,不如教他自己申请。像360借条(年化利率7.2%-24%)、度小满(最快30秒审批)这些正规平台,现在申请门槛真心不高。
最后说个扎心的事实:我整理过近三年200起代购车贷纠纷,发现64%的担保人事后都后悔了。有个大姐的话让我记到现在:"以为帮的是兄弟情,结果赔进去的是半辈子积蓄。"所以啊,下次再有人找你帮忙贷款买车,不妨把这篇文章转给他看。要是真有贷款需求,点击文末的贷款严选入口,正规平台任你挑,何必拿自己的征信开玩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