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2021年最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偿付能力低对保单影响分析! 截止四月初,各家公司陆续披露了上季度偿付能力情况。 2020年第四季度末,纳入会议审议的178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6.3%,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4.3% 根据最新的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不得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不得低于100%、风险评级在B类以上。 本期话题: 1、当前的热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 2、偿付能力低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3、个人是否应该投保偿付能力低的公司产品? 一、盘点当前热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 1、先看下当前的热门保险公司情况: 当前的热门保险公司,比如国寿、平安、太保、太平等变化不大,去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数据变化很小,偿付能力很稳健。不过部分公司值得留意: 友邦人寿 偿付能力依然很强,核心偿付能力超过400%,偿付能力很高。 华夏人寿 华夏人寿、天安人寿等被接管,接管期间不会公布偿付数据。华夏人寿是2020年7月17日被接管,期限一年,到今年7月以后才会公布最新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横琴人寿 四季度核心偿付能力所有下降,从反馈的数据来看,去年四季度保费收入和净利润波动比较大,看下数据情况: 2、过去偿付能力较低公司最新情况 建信人寿、中银三星人寿,摘掉了偿付能力低的帽子 百年人寿和恒大人寿偿付能力持续改善,综合偿付能力在140%左右 中法人寿由于大股东终于注资,资本金由2亿增至30亿,瞬间摘掉了偿付能力低的帽子。目前鸿商集团持股33%,宁德时代和青山控股各持股30%,贵州贵星持股7%,由合资转为中资保险公司,未来可能会给公司改名。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人寿、珠江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偿付能力依然很低,而上季度几乎跌破监管红线的君康人寿,至今没有披露偿付数据,情况不乐观。 二、偿付能力低对保险公司有何影响? 一旦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低于120%或核心偿付能力低于60%,那么带来的影响包括: 1、公司声誉。公司偿付能力低,沦为重大核查对象、甚至被接管,短时间内声誉受损,消费者投保相关公司产品可能会犹豫观望,间接影响保费收入,进一步危及偿付能力。 2、监管谈话、提交改善偿付能力计划。公司高管要被银保监会请去小黑屋喝茶啦,要求限制分红、工资等 3、根据造成偿付能力低的原因,追回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或高管薪酬、调整业务范围、限制设立分支机构和广告、调整负责人等。 这种调整核心:通过改善经营方式,改善保费收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三、偿付能力低跟消费者有何关系? 在改善偿付能力的措施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调整业务范围,为减少支出服务。 日常比较担忧的是三种调整: 1、停售赔付率高的产品,尤其是一年期医疗险,可能停售、下架。 2、调低万能险实际利率。像华夏除了金管家钻石增强版等少数产品维持5%利率,很多其他保险理财产品搭配的万能账户实际利率明显下降,影响保险理财预期收益。 3、担心保险公司惜赔。发生理赔可能理赔款迟迟不能到账、可赔可不赔的情况不会通融赔付、提高医疗险续保审核门槛等等。 当保险公司手中没有钱,自身难保的时候,对医疗险、分红、万能产品、重疾险都有潜在影响,不过对长期重疾险、带有保证续保的医疗险等长期健康险影响相对较小。 写在最后: 通过观察发现,一些偿付能力比较低的公司,为了吸引消费者投保,像重疾险定价比较低,理财产品保底利率、实际利率高,短时间内保费收入比较高,但是一旦某个产品赔付率过高,或者保险理财大量退保或到期给付,可能给公司资金流造成冲击。 对保险公司而言,先考虑长期生存,后考虑发展;要保障消费者,先学会保住自己。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3
2021年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排名出炉,买保险怎么减少纠纷?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针对各家人身险和财产险公司的消费投诉情况进行了排名梳理,每年投诉过程中,理赔和销售纠纷占绝大部分。 本期话题,看看当前保险投诉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有哪些?日常买健康险或车险怎么尽量减少理赔纠纷呢? 01 保险消费投诉排名前十的公司 比较重要的就是亿元保费投诉量,反映卖了1亿元保费带来的投诉情况,这个指标不区分大公司或小公司,也可以不分公司规模,对所有公司都比较公平客观,反映一家公司真实的投诉水平: 排名越靠前说明投诉越多。 1、人身险公司 日常投保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险种时留意一下: 人民健康、和谐健康、中美联泰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合众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华泰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德华安顾人寿、复星联合健康。 2、财产险公司 日常买车险,如果理赔纠纷比较多,买车险还是留个心眼。 易安财险、阳光信保、众惠相互保险、阳光农险、泰康在线财险、建信财险、安达保险、安华农险、太平科技保险、众安在线财险 财险公司投诉量比较多的,主要还是小公司,依托线上销售。 在车险大公司中: 大地财险>太平洋财险>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 02 如何减少理赔纠纷? 就人身险而言,投保重疾险、寿险、意外险、医疗险等 注意: 1、有病史如实告知。 尤其是有慢性病,也就是当前医疗条件没法根治的疾病,投保时特别留意,提供检查报告给保险公司审核,像高血压、结节、乙肝、心电图ST波段异常等等。 因为过往病史没有告知,造成拒赔,是保险市场第一大拒赔原因,买保险要趁身体健康早投保。 2、买的保险不全 重疾险,只能保癌症.严重脑中风后遗症、严重心脏病等大病,有严格的疾病种类和疾病定义,理赔要求高。 医疗险,报销因意外或疾病住院相关治疗费用,留意免赔额、续保条款和保障范围, 意外险,保意外身故、伤残和意外导致的医疗费用报销,意外险通常不保疾病相关治疗费用,也不赔自杀。 日常买了重疾险,记得搭配医疗险,即使重疾险达不到理赔要求,至少医疗险可以报销治疗费用。 就车险而言: 除了交强险、车损、三责等买的全以外,发生事故,尤其是有人伤情况下,一定要第一时间报案、车辆维修时去指定地点修理、在维修方面保险公司一般以修为主,通常不接受更换零部件,不要自己擅自更换零部件以后再去申请理赔,可能跟保险公司陷入无休止的纠纷,几个月赔不下来。 03 如何减少人身险销售纠纷 1、不要偏听偏信 随着手机自媒体发展,个人可以很轻松从网上获取不同渠道的信息,尤其是对过去买了保险的人来说,在自身不了解保险的情况下,听到别人说产品很坑,就可能去退保。 考虑到不同公司之间和不同销售渠道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多人很难客观评价一款产品,如果只谈缺点避谈优点,很容易误导人们退保,引发销售纠纷。 2、学会了解产品基础知识 重疾险,持续能持续交费、保额是否足够、高发轻疾定义是否宽松、特色条款是否足够吸引力等等。 医疗险,续保是否宽松、保障范围是否全面、免责条款是否有不合理要求、是否有住院垫付等增值服务等。 意外险、返还型意外险最大优点就是保障期限长,不会轻易中断;一年期综合意外险价格便宜,综合保障全面,性价比高。 定期寿险,交费低保额额就可以,免责一般都比较宽松。 3、学会做保单整理 保险产品也是商品,有新旧更新很正常,尤其是针对过去买的重疾险,通常三种处理方式: 首先、加保,过去买的保额保额不高,交费也不是很高,交了多年继续交费,保额不高,单独买个性价比高的重疾险加保。 其次、减保,针对保费低、保额的产品,可以考虑做保全降低保额,流出预算单独买个重疾险加保。 最后,如果是分红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很低,回本很慢,可以考虑退保买个更好的产品。如果投保产品带有附加医疗险,自身保障比较全,不轻易退保。 保险产品,一旦投保以后条款固定,更多的理赔或销售纠纷来自于投保阶段,买保险时慎重投保,记得多问多了解,觉得不疑虑的可以录音或保存聊天记录,方便以后维权。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医保新规5.1日实施,医保卡大量外借冲击核保,买保险千万别再等了! 2021年2月1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其中有一项规定值得关注:个人职工医保账户里面的钱,也就是医保卡里面的钱,可以给父母、子女和配偶使用,简单说就是可以给他们刷医保卡看病。 过去只有安庆、长沙等极少数城市出台医保门诊共济规定,允许外借,本次新规后所有城市医保卡都可以借给家人使用。对商业保险公司影响特别明显。 本期话题: 1、盘点医保新规主要内容 2、医保新规对保险公司核保和理赔影响 3、医保新规下个人应该怎么办? 01 盘点医保新规主要内容 职工医保主要带来四个变化: 1、扩大医保卡使用范围 医保卡每年个人交费部分和单位交费的少数,都会进入医保卡中,用于看门诊、买药、体检等使用,如果一直没有使用,账户结余会比较高。 过去只有安庆、长沙等少数城市明确出台门诊共济规定,允许医保卡给家人使用,很多地方是不允许的,本次新规后全国的医保卡都可以给父母、子女和配偶使用。在医院可以直接给家人刷卡看门诊。 2、医保卡结余来源发生变化 过去 个人交费部分和单位交费的30%进入医保卡中,改革后只有个人缴费部分进入医保卡,单位缴费部分进入统筹基金。 意味着后续医保卡每月结余会减少。 3、未来门诊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未来个人看门诊,可以使用统筹基金报销50%,实际上增加了门诊报销额度,不过这个政策还在逐步落实,目前还不可以。 4、严厉打击骗保行为 尤其是第41条,如果将社保卡借给他人住院、重复住院等行为骗取医保基金,面临处罚:暂停医保待遇和高额罚款。 02 医保新规对保险公司有何影响? 保险过去面对医保卡外借,尤其是用于购买慢性病用药,一旦告知必须要求全面体检通过,证明自己身体健康,才能通过核保,这是针对极少数人外借情况,采取的核保措施。 一旦全国大量人群有过医保卡外借情况,必然冲击传统的核保模式,带来突出问题: 1、投保审核 当大家习以为常将医保卡借给家人使用,难免带来众多的就医记录。保险公司不可能安排给每个人做免费全面体检,全面体检成本两三千以上,没有哪个公司可以承受大量客户免费体检,除非投保保费非常高。未来两个方面可能会有变化: 健康告知更严:未来投保医疗险、重疾险等健康险时,很有可能健康告知选项中询问是否有医保卡外借、借给谁、看的什么疾病,以及就诊时间和地点。 体检要求:另外如果有慢性病外借,可能需要自己提供体检报告供保险公司审核,基本不可能下体检函安排免费体检。 2、理赔调查 即使投保时提供了体检报告,承保以后,个人仍然有可能借医保卡给家人,后续再次产生众多就医记录。 短期内出险,保险公司还要去调查就医记录,避免个人有隐瞒病史。 另外如果投保前没有医保卡外借,投保后出现大量医保卡外借家人使用情况,给保险公司调查辨别带来困难。 03 医保新规下个人应该怎么办? 简单总结了一下: 1、没有买保险或者买的不全,不要轻易外借医保卡。 2、外借医保卡用于普通疾病,问题不大,外借用于购买抗癌药、降糖药、降压药等慢性病情况,一定要慎重,给个人买保险带来障碍,需要个人体检报告,增加投保成本。 3、尽量早一点买保险,未来投保健康险健康告知肯定会改变,另外如果医保卡有外借,甚至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补充告知。 保险公司不在乎医保卡外借是否违规,在乎的是:无法简单判明究竟是本人使用的还是借给别人使用,给理赔调查带来巨大的麻烦。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2021年重疾险怎么选?储蓄型、消费型和返还型哪个好? 2021年2月开始,各家公司基于重疾新规的产品迎来大换血,各家公司产品创新此起彼伏。 市场上虽然重疾险产品种类成千上万,但是无外乎三种类型,储蓄型、返还型、消费型。那么究竟应该怎么选呢? 本期话题: 1、简单方法辨别三种类型重疾险 2、三种类型重疾险核心卖点与缺点 3、日常重疾险搭配思路 01 简单办法辨别三种类型重疾险 储蓄型重疾险:日常投保人群最多,典型特征就是保终身,现金价值不断累积,发生疾病或身故可以赔保额,七八十岁以后可以退保退现金价值,有病保病,无病可以补充养老。国寿福盛典版、太保金典人生、新华健康无忧C6、昆仑健康保普惠多倍版等等。 返还型重疾险:典型特征就是重疾险附加两全保险,或者两全保险附加重疾,在没有发生重疾情况下,可以返还所交保费,比如太平福禄20、平安守护百分百等。 消费型重疾险:分为一年期、定期和终身消费险。定期一般就是保至70岁或80岁,平平安安到期不退钱,合同终止,终身消费险可以保终身,但是现金价值一般到80岁以后不断减少,直至现金价值为0,但是保障仍然有效。这种产品一般是线上互联网重疾险,比如信泰达尔文5号、超级玛丽4号、百年康惠保旗舰版2.0等。 02 三类重疾险核心卖点与不足 储蓄型:这种类型产品风靡十几年,契合中国人心理。 国人普遍有储蓄心理,即使知道买保险是为了买保障,但是面对交费几十年,平平安安要是拿不回来钱,很多人接受不了。因此储蓄型现金价值可以累计,平平安安退保还可以拿钱。 在交费、保障上都比较均衡。 返还型:看得到钱,也看得到保障,在疾病定义改革以后,高发轻疾各家公司比较全,理赔门槛比较,一旦发生轻疾理赔可以豁免保费,更能以小博大。 返还型产品明确规定在某个年龄返还所交保费,日常发生轻重疾病可以赔保额,甚至有的产品规定返还所交保费以后,保障仍然可以保终身。 缺点:交费更高,重疾保额低,一旦发生重疾理赔,后续不再返还。 消费型产品:低保费高保额,扩展责任丰富,加量赔付高 一年期重疾险产品,容易停售、涨价,造成保障中断,除非作为临时保障过渡或用来加保,不可以作为主要保障,靠不住。 消费型产品真正的核心是定期消费型和终身消费型。 定期消费型:比如交30年保至70岁,保障期限覆盖人生高风险年龄,由于保至70岁合同终止不退钱,价格非常便宜,30岁,交两三千,可以保到二三十万保额。 终身消费型,严格以上也算储蓄型产品,80岁前现金价值非常高,也可以退保拿钱,如果不退保后续现金价值逐步减少。 比如30岁,年交2600元,交30年,看下现金价值变化: 03 日常重疾险搭配思路 1、看个人偏好 部分人不想在保险上投入太多,甚至只想花最少的钱,那么可能选择定期消费型或终身消费型。 有的人发现返还型产品,价格也还能接受,能买到一定保额,未来能返钱, 2、看个人交费能力 比如30岁男性,预算6000左右。 如果选择大公司储蓄型重疾险,交费30年保终身,能够买到25万以上保额,如果选择20年交买不到什么保额。 如果选择终身消费型,交30年保终身,买到50万保额,但是是互联网重疾险,有的人担心服务、理赔等,面临犹豫。 还有一种选择,买储蓄型重疾险保额15万,保终身,加上定期消费型重疾险30万保额,保至70岁。 写在最后: 就个人而言,比较推崇的是第三者方案,如果预算不同,选择也会有差异。 有的大公司储蓄型重疾险,可以组合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一起投保,组合比较好,医疗险日常理赔方便,搭配定期重疾险以后,整体保额大幅提高。将线上线下产品所有的优点全部用到。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2021年返还型重疾险综合对比,投保哪款更合算? 说到返还型重疾险,不少人看到网上言论觉得返还产品一定交费价格贵保额低,保障不全面,其实那是几年以前。 近两年开始陆续出现的返还型重疾险,综合保障大幅提升,在交费价格上与储蓄型重疾险非常接近,有的产品返还保费以后保障继续有效,可以保终身。 本期话题,汇总疾病定义改革以后,当前热门的返还型重疾险产品情况: 1、介绍平安、太平、华夏和阳光人寿返还重疾险 2、四款产品在轻疾综合保障、交费价格、产品亮点等区别 3、四款产品各自缺点和适合人群 01 四款返还型重疾险基本信息 当前四家公司热门产品分别是守护百分百21、福禄20、常青树优选版和阳光护成人版。 看下基本信息: 守护百分百:这款产品有轻疾是可选,需要轻疾保障需要单独附加,意味着另外交钱。 福禄20和华夏常青树优选版,都是定期返还型产品,平平安安到了80岁,返还约定保费以后合同终止。 阳光护成人版:自身轻重疾病保障全面,返还期限灵活可选。 02 四款产品主要区别 1、轻疾综合保障上 从高发轻疾定义、轻疾赔付比例、轻疾疾病范围来看: 守护百分百21轻疾种类只有10类,不保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于重疾,可以赔。 常青树优选版和福禄20高发轻疾全面,只是轻疾有隐形分组较多,影响了轻疾多次赔付。 阳光护成人版,轻疾赔付比例和定义各方面还可以,优于前面三款。 2、交费价格来看 从交费价格来看,最便宜的是华夏常青树优选版,其次是阳光护成人版,交费较贵的就是平安守护百分百和福禄20,守护百分百返还时间更早,70岁就返还。 3、产品亮点来看 守护百分百:重疾和医疗险组合四款中最好,附加优享人生可以报销自费药,搭配百万医疗险可以保证续保5年或20年,保费返还期限早,返还以后保障继续有效。 华夏常青树优选版:价格便宜,综合性价比最高 阳光护成人版:重疾综合保障最好的一款,轻疾无隐形分组,返还时间也较早,附加住院费用小额医疗,保证续保6年,自费药能报销70%,返还期限灵活,返还保费以后保障继续有效。 福禄20:高费用重疾可以额外赔20%,少儿、成年男女特定疾病可以额外赔20%,都是高发疾病,这个加量赔付有比较高的实用性。 03 产品缺点和适合人群 1、守护百分百:轻疾保障范围少,附加轻疾需要另外交费,价格会很高。 2、常青树优选版:轻疾隐形分组较多,80岁返还保费有点迟,返还保费以后合同终止,公司目前偿付能力较低,担心医疗险。 3、福禄20:身故赔120%保费,不是赔保额,在身故保障上有漏洞,交费价格较高。 4、阳光护成人版:搭配融合家庭医疗续保每年审核,发生大病以后后续能不能续保,看保险公司审核政策,消费者比较被动,重疾险本身还是挺不错。 适合人群: 通过交费价格试算看到,对于35岁以上人来说,返还型重疾险价格明显偏高,甚至出现保费倒挂问题(累积交费大于保额),即使没有出现保费倒挂。 返还型重疾险适合35岁以下人群,少儿和年轻人更适合,结合个人交费能力和偏好去选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一年期综合意外险哪款好?看当前热门5款产品 人生有两件难以预测,一是疾病,另一个是意外; 如果说疾病还可以通过体检来预防;而意外却难以做到。记得不久前跟朋友一起开车从外地返回住处,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突然一声巨响,停在旁边同样等红绿灯的车,被后面来的一辆车追尾,司机头部撞到方向盘,被救护车拉走。 当你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别人不遵守一样可以给自己带来危险,正应了那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不少经常开车或出差的一家支柱都会考虑给自己买个意外险,价格便宜,买了让家人也放心。 本期话题: 1、一年期意外险的优点和缺点 2、当期热门的一年期短期意外险综合对比 3、谈谈几款产品适合人群 01 一年期意外险的优点与缺点 意外险指的是突然发生的、非本意的、来自外部的伤害,比如摔倒、溺水、车祸都是意外,意外险不保疾病或因疾病导致的意外也是不赔的。比如一个人突发脑溢血或心脏病,从楼梯上摔下来身故,法医鉴定报告写的是疾病引发,那么意外险是不赔的。 一年期综合意外险:针对3类以下低风险职业 优点:保障全价格低,平安到期不退钱,可以保意外身故、伤残、猝死、意外医疗、共用交通等。 缺点:交一年保一年,产品停售会导致中断,而且续保每年审核,上一年意外事故,第二年不赔,比如上一年骨折住院可以报销治疗费用,但是第二年去拆钢板住院不赔。 一般看到意外险,特别留意的是: 1、职业要求,如果高风险职业投保低风险职业意外险,因职业不符合面临拒赔风险; 2、免责条款,就是保险公司不赔的情况,比如高原反应、食物中毒、中暑等之类的,有的公司明显规定了遇到这些情况不赔; 3、投保须知:有的公司投保须知里面明确规定消费者如果买过别的公司意外险,累计意外身故保额达到多少,就不允许再投保,即使投保了出险也不赔,担心消费者短期内投保大量保险,自杀骗保,留意保额限制。 02 当前的热门意外险综合对比 看下当前热门的一年期意外险: 意外险保险责任都比较简单,不做过多说明,需要留意: 大家保险全民大保镖意外险:如果买的是顶配的至尊版,意外医疗额度5万,可以报自费药;但是如果买的不是顶配版,买的至尊版或典藏 版,意外医疗额度较低,只能报医保范围内用药。 小米综合意外险2020年:可以保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2万身故,0.2万财产损失,这里的非机动车指的是: 人力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助动车以及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非机动车。 众惠相互大护法意外险:约定的8个县市医院不赔医疗,分别是: 北京平谷区、北京密云区、北京怀柔区、山东省金乡县、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河北三河县、天津滨海区、秦皇岛青龙满族自治县内所有医院除外。 长安大护甲A款:约定的51个县市或特定医院就诊不报销治疗费用,分别是: 1、北京市平谷区、怀柔区、密云县; 2)天津市静海区、滨海区; 3)山东省禹城市、栖露市、莱州市、高密县、金乡县、鱼公县: 4)河北省青县、东光县、因安县、馆陶县、兴降县、三河县、青龙满族自治县、肃宁县、临漳县; 5)河 南省信阳市、洛阳市、波阳市、商丘市、博爱县、新乡市、中车县、鹿邑县: 6)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辽阳市、台安县、辽宁中区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7)吉林省长春中区药大学附属区院、长春市中区院、四平市、延边市: 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大兴 安岭市,大庆市; 9)四川省宜宾市、雅安市,叫市医行中心医院、内江市中医医院、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雅安市南城区人民医院,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10)贵州省源义市绥阳县; 1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 12)湖南省衡阳 市中医正骨医院, 03 谈谈几款产品适合人群 众惠相互大护法:综合性价比很高,98元,一般意外30万,如果是自驾意外上身故赔60万,不过医疗有100免赔,不报自费药。 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如果不附加节假日意外等保障,就保意外身故和意外医疗,保额20万,一年65元很便宜,国寿网点遍布全国,理赔很方便。 长安大护甲A款:长安保险公司似乎被太多医院给坑了?将51个县市或特定医院纳入黑名单,在这些地方就诊不报销治疗费用,对消费者而言实际上严重影响保单责任,尤其是可能出门的人士,不想说了,这个规定真的没什么道理。 小蜜蜂意外险2.0相对小米意外险而言比较相近,医疗无免赔可以报销自费药,小蜜蜂2.0在保障范围和免责条款上稍好。 大家保险全民大保镖意外险,如果是一家之主,想要买高保额,一般意外额度100万,无疑这款产品综合保障最好,免责条款无任何无合理规定。 写在最后: 如果想要省钱,买个一般意外险就可以,可以考虑众惠相互的大护法意外险,如果不考虑扩展责任,有个基础意外保障,日常服务方便,可以考虑中国人寿成人意外险。对于经常开车,考虑高额意外保障的人士而言,大家保险全民大保镖意外险或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2021年热门返还型意外险综合对比,哪款性价比更高? 在意外险产品中,除了一年期综合意外险、旅行意外险、航空意外险等产品,还有一种热门险种:返还型意外险。 返还型意外险有现金价值,通常保20年以上,也有保至75岁或80岁,平平安安到期可以返还所交保费,并不是消费险。 不少人看中平时有百万保额的高额意外身价,日后还可以拿钱,这个产品迎合了居民渴望返还的心理。 本期话题: 1、返还型意外险的三个特点 2、当前国寿、平安、太保、太平等热门返还产品对比 3、不同产品卖点和适合人群 01 返还型意外险三个特点 1、保费可以返还 过去返还意外险满期可以返还120%-150%保费,当前的返还产品都是返还100%保费,返还金额相对降低,不过保额更高。 2、核心优点:保障期限长 当前返还意外险普遍可以保三四十年,或者保到七八十岁,产品即使停售,对客户权益不影响,而一年期意外险停售是家常便饭,有的一年期高额意外险不接受大病患者投保,担心自杀骗保。 返还型意外险没有此类担忧。 3、一般意外和自驾意外赔付高 当前日常一般意外或自驾车意外普遍赔到100-200万,有高额身价,对经常开车的人还是很有利,另外当前返还意外险可以扩展保电梯、自然灾害、公共场所特定意外、公共交通意外等,保障范围有大幅提升。 02 盘点当前热门的返还意外险产品 当前返还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保障范围和保障期限比较相近: 国寿百万如意行盛典版,是取代庆典版的最新产品, 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展,是几款产品中保障范围最广的产品,还有较高额度住院津贴,每天可以补贴200元,整体交费比较高,产品中取消了自驾意外,改为乘坐私家车身故可以赔200万,对经常开车的人而言赔付降低了。 人保寿险百万守护至尊版:在交费价格、保障范围方面比较均衡。 太平洋安行宝庆典版:一般意外,比如溺水、摔倒等普通意外只能赔10万,保障范围也比较广,新冠肺炎身故可以赔100万。 华夏护身福增强版:就产品而言,是几款产品中综合性价比最高的一款。 太平百万行无忧2.0:保障期限最长,航空意外保障额度很高。 平安安心百分百:交费15年,价格也比较便宜,各方面也还可以,比较均衡。 03 一年期意外险和返还型意外险哪个好? 但就从交费角度考虑: 一般意外保额100万,当前普通返还型意外险,30岁投保,交费2200左右,交20年,交费44000元 ,保至75岁,保了45年,满期可以拿回44000元。 一年期综合意外险,保额100万,年交保费290元左右,保45年,交费290*45=13050元。 这些只是最简单的纸面数据,就个人而言,如果不是经常开车,而且当前交费能力一般,投保一般意外险性价比更高,交费能力强,平时并不缺钱,承担家庭责任又经常开车或出差,返还型意外险可能更适合,返还型意外险针对自驾、航空等交通赔付金额很高。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35岁以下高血压人群近7000万,年轻人买保险别再等了! 这一代30岁左右的人,生活的并不易。 高考扩招、毕业人数多,不少人毕业想找一份符合自己兴趣和专业的工作不容易,另外加上房价上涨,不少人背负房贷、车贷,不少人觉得读完本科竞争力不够,还要读研、读博。 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工作晋升压力等汇聚一起,常年的劳累、熬夜、加上缺乏运动,很多人过早的就患上慢性病,根据央视新闻报道,最新调查显示,我们国家35岁以下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已经超过7000万,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5-59岁人口8.9亿,35岁以下有七千万人口罹患高血压,这个数据比较惊人,一旦检查发现患有高血压,买保险就难了。 本期话题: 1、高血压分类及核保难点 2、医疗险针对高血压的投保要求 3、得了 高血压能够投保重疾险吗? 4、医保卡外借用于购买降压药会怎样? 01 高血压分类及核保难点 目前高血压根据血压高低,分为三种情况: 一般高压140以内,都是属于较为轻微情况,高压大于180,属于极高危情况 。 保险公司针对高血压一般关注三点: 1、看过去高血压峰值,曾经检查记录里面血压最高值是多少?如果过去高压达到过160以上,即使当前血压稳定,投保也会很困难。 2、当前近期血压情况如何,是否有服用药物等辅助治疗。 高血压看似只是血压指标异常,但是严重高血压容易诱发脑溢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这些都是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容易产品并发症。 3、孕期高血压,只要生产以后血压恢复正常,可以标准体承保 02 医疗险针对高血压投保的要求 日常投保百万医疗险,针对高血压情况,如果只是血压偏高,没有达到1级标准(高压≥140mmHg,低压≥90mmHg)可以直接投保。 如果诊断是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由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拒保。 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值没有达到160以上,没有伴随心脑血管疾病情况下,可以除外承保,否则拒保。 如果是线下重疾险,高血压没有达到极高危,连续多年服药,血压比较稳定,理论上有可能加费或除外承保。 03 得了高血压还能买重疾险吗? 重疾险针对高血压情况投保,较医疗险稍微宽松,很多产品高压曾经没有超过150可以标准体承保,超过150,走人工核保,存在加费或除外承保可能,高压超过160,有拒保风险,只能考虑防癌险。 04 有医保卡外借,购买降压药会怎样? 消费者如果将医保卡借给父母购买降压药,针对这种情况: 当前互联网保险对医保卡外借核保很严,进件风险大,很多公司不接受投保,只能提供近期体检报告多家公司申请去尝试。 线下大公司通常下体检函,要求到指定医院,做全面体检,体检通过以后才能承保。医保卡外借用于购买降压药、降糖药、抗癌药等等,凡是慢性病用药,投保都会很麻烦。 写在最后: 通常高压没有超过160,还有投保机会。日常如果身体肥胖,BMI大于30,或者很少运动,经常熬夜,如果担心高血压,可以自己买个血压计量一量即可,不要轻易去医院做全面体检,很容易查出血压、体重超标、脂肪肝等情况,留下记录给未来投保带来麻烦。 如果目前身体健康,买保险不要再等。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支付宝相互宝和商业重疾险,究竟哪个理赔门槛低? 截止目前,支付宝相互宝参与人数还有8945万,5月第一期大病互助计划扣款6.45元,均摊金额在小幅攀升,虽然每个月有一两百万人退出,整体人数在下降,但是总体运行比较平稳。 目前相互宝均摊情况: 不少消费者刷抖音看短视频,见了不少保险负面新闻以后有的人甚至提出支付宝相互宝理赔门槛低,更靠谱。听到这里有必要再次重申相互宝和商业重疾险赔付区别。 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保障范围 相互宝目前大病互助计划,包括99类大病,其实也是参考过去重疾险的疾病定义来设计。 商业重疾险,目前普遍保100类重疾,50类轻疾,针对原位癌、轻微脑中风、冠状动脉介入术等早期疾病也可以赔。 就疾病保障范围而言,商业保险肯定更宽松。 2、理赔维权 相互宝属于蚂蚁会员(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蚂蚁集团在整改,尚未将相互宝纳入金融控股公司,相互宝所经营的活动,不受银保监会监管,日常遇到均摊纠纷,地方监管机构不接受投诉。 商业重疾险,如果客户对理赔时效或结论有异议,在自身有一定道理的情况,向地方监管机构投诉,往往很有效,保险公司接到投诉后,会与消费者积极协商,能够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带病参保 相互宝不是保险,不受不可抗辩条款保护,如果相互宝运营方认为过去病史不符合参与条件,拒赔不存在争议,不会提交到陪审团审核,去哪里维权? 商业保险如果投保时有病史没有告知,无明显恶意骗保嫌疑,投保两年后发生的疾病与过往病史无关,理论上通过不可抗辩条款诉讼成功。 4、未来保障 相互宝明确写明计划可以修改、可以终止。有权提高99类大病理赔门槛或改变疾病范围。 商业保险合同一旦确定,保险公司不允许修改,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允许动,尤其是保长期的重疾险,给予的是确定利益。 商业重疾险在保障范围、理赔维权、带病投保和未来保障上,不仅理赔门槛更低,而且更可靠。 相互宝计划虽然均摊金额不断提升,未来也存在终止风险,但是至少目前一个月扣十几块钱,一般家庭还能接受,另外两者是累计赔付,并不影响彼此,所以了解双方区别就好。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国寿如E康悦盛典版百万医疗险上市,保证续保5年,看与其他7家公司对比数据 前段时间,国寿上线如E康悦2021版,过去买了如E康悦C款的用户,可以转投2021版,但是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如E康悦2021版竟然是续保每年审核,身边买了国寿产品的同事都惊呆了,当前很多公司医疗险都是保证续保20年,国寿未免太过缺乏诚意。 这两天国寿开始上线如E康悦盛典版,在续保条款、费率、保障范围等做了调整。 先看下国寿近来几款百万医疗险对比: 如E康悦C:是过去的主打百万医疗险,第二年起承诺续保,因为不符合短期健康险新规,于5.1日下架停售。 如E康悦2021:作为短期健康险,5.1日上市,续保每年审核,接替如E康悦C款,过去的老客户可以转投这款产品。 如E康悦盛典版:作为长期健康险,保证续保5年,是国寿当前最新产品。 相对国寿过去医疗险,这款庆典版有三个变化: 1、续保条款: 这款医疗险明确规定保证续保5年,第五年到期续保审核,审核同意以后进入下一个续保周期: 保证期内,只要没有骗保,不用担心发生理赔后不能续保,也不用担心短期内停售。 2、癌症津贴给付方式 过去百万医疗险癌症津贴是:发生癌症住院每天补贴200元,一年累计不超过180天,最高不超过5万。 当前如E康悦盛典版,癌症津贴改为一次性给付,确诊就给10000元。 3、交费价格上 通过上面表格可以看到,比国寿前面两款产品都要贵一点。 那么国寿这款产品与当前其他重疾险对比怎么样呢? 跟当前同行的产品相比: 通过观察发现,国寿这款价格相对较高,保证续保期间相对较短、没有重疾0免赔,至于国寿本轮是否自带住院垫付功能、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障等还有待观察。 这款如E康悦盛典版并不是以附加医疗险存在,是一款单独的百万医疗险,未来是否会像平安或泰康一样,有附加E生保保证续保或附加医佳保百万医疗险还未可知。考虑到未来长期健康险是主流,国寿有大概率还会继续上线保证续保20年的医疗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22
<
512
513
514
515
516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