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报告上的内容有:个人基本信息、信贷交易信息、后付费记录、公共信息、查询记录。
具体说明如下:
1、个人基本信息
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身份信息。比如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等。
(2)配偶信息。包括配偶的姓名、证件号码、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
(3)居住信息。比如居住地址、住宅电话、居住状况等。
(4)职业信息。比如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单位电话、职务等。
一般来说,已婚、工作稳定、单位性质好的用户,往往更受金融机构青睐,更有机会享受高额低息的借贷服务。
2、信贷交易信息
信贷交易信息包括信用卡、准贷记卡、循环贷、非循环贷等账户信息,会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每个账户的情况,如管理机构、授信额度、账户状态等,并详细记录近5年的历史还款记录。
通过信贷交易信息,金融机构可以详细了解用户的负债、逾期等情况,从而评估授信风险。一般来说,如果存在“连三累六”、担保代偿、呆账等情况,金融机构将拒绝提供授信服务。
3、后付费记录
主要体现的是电信业务,展示近24个月的缴费及欠费情况。除此之外,还包括水电燃气等缴费记录。通过这些周期性强的付款记录,有助于判断用户的信用状况。
4、公共信息
公共信息包括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公积金参缴、职业资格等记录,反映了用户履行法定义务、涉诉涉案、资质等情况。
金融机构在授信时,也会查看共同信息的情况,若存在未结清的经济纠纷、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记录,将导致信用卡、贷款等无法获批。
5、查询记录
主要包括信用卡审批、贷款审批、担保资格审查、贷后管理、本人查询等记录,前三者属于硬查询,如果短期内出现得比较频繁,将会让金融机构怀疑用户资金紧张,不利于信贷业务办理。后两者的性质是中性的,不会影响个人信用。
按照规定,征信报告上只展示近2年的查询记录。但是,金融机构一般只关注近半年的征信查询记录。因此,对于征信查询记录较多的用户,只要未来半年不去碰信用卡、贷款,即可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