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普通股VS优先股:5个关键区别教你用对投资工具(散户避坑指南)

首席王老师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首席王老师 股票顾问
咨询TA

作为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老股民,我见过太多人因为搞不清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区别而踩坑。今天我就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和大家聊聊这两种股票到底怎么选,顺便分享一个能帮我们普通投资者少走弯路的秘密武器——后面会揭晓,先卖个关子。

普通股VS优先股:5个关键区别教你用对投资工具(散户避坑指南)

第一次听说优先股的时候,我正蹲在证券营业厅的角落里看盘。旁边的大爷突然拍大腿喊了句:“这公司要是发优先股,我肯定抢着买!”当时我心里咯噔一下:优先股到底有什么魔力?后来才发现,原来它和普通股的差别,就像奶茶店的珍珠和椰果——看起来都是配料,但口感完全不同。

先说最核心的区别吧。普通股就像火锅店的自由席,吃多吃少全凭本事,但得自己抢肉;优先股更像是VIP包厢,虽然菜品固定,但保证你能吃饱。具体来说,普通股股东有投票权,能参与公司决策,但分红得看公司脸色;优先股股东虽然没话语权,但每年固定拿分红,公司破产清算时还能优先分钱。去年某家电巨头重组时,优先股投资者比普通股早三个月拿到补偿款,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优势。

不过别急着下结论。我有个做餐饮的朋友,前年用全部积蓄买了某连锁品牌的优先股,结果疫情后公司转型新零售,普通股股东投票通过了业务调整方案,优先股投资者只能干瞪眼。他后来苦笑着说:“感觉自己像被排除在家长会外的保姆。”所以你看,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要看你的投资目标。

这里插播个冷知识:根据纳斯达克统计,美股市场上优先股的平均年化波动率只有普通股的三分之一。但低波动是把双刃剑——牛市里你可能跑输大盘,熊市里却能睡个安稳觉。就像我去年持有的某只优先股,大盘跌20%的时候它纹丝不动,但等到行情回暖,眼看着别人家的普通股蹭蹭涨,心里那个酸啊...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的血泪教训。2018年我重仓过某科技公司的普通股,当时看中他们的增长潜力。结果新产品延期发布,股价三个月腰斩,那段时间我半夜惊醒都要摸手机看盘。现在回想,如果当时配置部分优先股对冲风险,也不至于那么煎熬。所以后来我学乖了,建仓时都会搭配不同属性的股票。

这时候就要亮出我的投资神器了——希财舆情宝。这个AI工具最厉害的地方,是能实时监控自选股的全网舆情。比如某天突然弹出一条消息:“XX公司拟发行优先股融资”,它不光会标注这是利空还是利好,还会用大白话告诉我:普通股股东的权益可能会被稀释,但公司现金流会改善。去年我就是靠它的预警,及时调整了持仓比例,避开了某次优先股发行引发的股价震荡。

说到信息差,真是散户的致命伤。记得有次参加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听到机构投资者讨论优先股赎回条款时,我才惊觉自己连募集说明书都没看完。现在用舆情宝,每天花一块钱就能看到机构级的分析报告,连分红政策的潜在变化都会提前预警。有次它提示某消费股的优先股股息覆盖率下降,我赶紧减仓,后来果然传出暂停分红的公告。

不过工具再好也得会用人性。我见过有人同时持有普通股和优先股却照样亏钱,问题出在心态上——涨了嫌买得少,跌了怪工具不准。其实投资就像谈恋爱,既要了解对方(股票属性),也要认清自己(风险承受能力)。急性子就别碰优先股,想躺平的远离高波动普通股。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话。普通股和优先股就像股市里的矛与盾,没有谁比谁更好,只有合不合适。我现在的策略是:用优先股打底仓保本,拿普通股博收益。配合舆情宝的每日股票报告,既能抓住技术面的买卖点,又不会错过基本面的大动向。上周它刚提醒我某制造业股票的机构目标价上调,结合技术面的突破形态,果断加仓后已经吃到15%的涨幅。

突然想起刚入市时,前辈说过的一句话:“会选股的是徒弟,会配仓的才是师傅。”普通股和优先股的选择,本质上是在平衡风险和收益的天平。要是你还在纠结怎么选,不妨试试我用了半年的这个笨办法——先用舆情宝的免费体验版建立认知,再慢慢形成自己的投资组合。文末有入口,反正不花钱,就当多双眼睛帮你看盘了。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