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财网 >  知识 >  股票

散户警惕:3分钟看懂ST股票能不能买,这样做避免50%亏损风险

小肖经理            来源:希财网
我要入驻
小肖经理 股票顾问
咨询TA

我第一次在股票软件里看到"ST"这个前缀时,整个人都是懵的。记得那天刚入市半年的我,盯着账户里那只突然被戴上"ST"帽子的股票,手心全是汗。收盘后我冲进券商营业部,看见大厅里几位老股民正围着公告栏指指点点,隐约听见"可能要退市""连续三年亏损"之类的讨论,后背瞬间凉了半截——这可是我压了三个月工资的票啊!

散户警惕:3分钟看懂ST股票能不能买,这样做避免50%亏损风险

后来才明白,ST是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相当于上市公司被交易所贴了黄牌警告。就像我们平时看到交通信号灯变黄会减速,当股票名称前出现ST标志,就意味着这家公司出现了重大问题。常见的触发条件包括连续两年亏损、财务造假、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等。去年上交所数据显示,2023年被实施ST的上市公司中,有32%最终走向退市,这个数字让我至今想起来都后怕。

说到ST股票能不能买,我必须坦白自己交过的学费。三年前有只ST股突然连续涨停,当时听信了"困境反转"的说法,结果抄底抄在半山腰,股价在披星戴帽后直接腰斩。现在回想起来,那种赌徒心理真是要不得。不过话说回来,市场上确实存在专业投资者专门研究ST板块,他们像考古学家般在垃圾堆里翻找错杀标的,但这需要极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风险承受力。

对于普通散户,我的建议是谨慎再谨慎。ST股票最大的风险在于流动性危机,去年某只ST股单日成交额最低时不足100万元,想割肉都找不到接盘侠。更要命的是,这类股票往往伴随突发利空,比如突然被曝出违规担保或者诉讼纠纷,普通投资者根本来不及反应。我认识的老张就吃过这种亏,他持有的ST股在停牌重组期间爆出债务违约,复牌后直接来了七个跌停板。

不过话分两头说,有些ST股确实存在咸鱼翻身的可能。关键要学会区分"真困境"和"假危机"。比如某家因行业周期陷入亏损的企业,如果主营业务依然健康,大股东又在积极引进战投,这种标的就值得关注。但普通投资者很难获取这些关键信息,就像我去年跟踪的一只ST股,直到重组方案公布前三天,公司官网才放出战略投资者考察的新闻——这时候股价早就涨了30%了。

说到这不得不提我的救命稻草——希财舆情宝。有次我持有的股票突然被ST,正当六神无主时,舆情宝的突发预警功能及时弹出了分析报告。它不仅把公司近三年的财务问题用柱状图画得明明白白,还用红黄绿三色标注了各类消息的利好利空程度。最让我惊喜的是AI解读功能,把晦涩的会计事务所保留意见,翻译成了"公司可能存在做假账风险"的大白话。现在每天花1分钟看看舆情报告,比原来自己翻公告查研报省心多了。

如果你非要参与ST板块,切记做好这三点:首先控制仓位,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ST股持仓不超过总资金的5%;其次设置严格止损线,我的经验是亏损10%必须离场;最后要学会看资金流向,那些日均换手率低于1%的票千万别碰。还记得2022年那波ST股行情吗?当时涨得最凶的几只,都是每天成交额过亿的标的,这说明有主力资金在运作。

最近在希财舆情宝的机构报告里看到组有趣数据:成功摘帽的ST股中,83%在戴帽前12个月就有机构调研记录。这提醒我们,专业投资者的动向往往暗藏玄机。不过普通股民哪有精力天天盯调研信息?好在舆情宝的智能监控能实时抓取这些动态,上周我就通过它提前发现了某ST股获得国资入主的蛛丝马迹。

站在天台边缘说句掏心窝的话,炒股这些年最大的感悟就是:信息差才是散户的致命伤。那些能在ST板块赚钱的,要么有内部消息(当然这是违法的),要么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我现在每天花在研究股票的时间,从原来的4小时压缩到1小时,效率反而更高了。有时候想想,与其在ST股的刀尖上跳舞,不如把精力放在挖掘真正优质的成长股上——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广告
?x
【原创声明】凡注明“来源:希财网”的文章,系本站原创,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站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本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极速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