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第三次提前还房贷的时候,手抖得差点按错还款金额。银行经理那句"现在提前还贷的人比买理财的还多"的玩笑,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在跟银行"斗智斗勇"。但你们知道吗?有些情况下提前还贷反而会倒亏钱,我邻居王姐去年提前还了30万,结果算下来多花了近2000元冤枉钱。
先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吧。2019年我办了20年期的等额本息贷款,去年手头宽裕想提前还20万。本来以为能省下十几万利息,结果银行客户经理提醒我:要是选择缩短年限,未来三年可能要多缴2000多元保险费。这时候我才明白,提前还贷根本不是简单的数学题。
第一种要谨慎的情况,是等额本息还款过半的。我特意请教了在银行信贷部工作的老同学,他给我算过一笔账:假设贷款100万,30年期,利率5.88%,到第15年时,剩余本金其实只剩40万左右。这时候提前还款能省的利息非常有限,反而可能因为违约金损失更多。
最近帮朋友处理提前还贷时,我发现个反常识的现象:在等额本金还款的第8-10年提前还款最划算。以贷款100万为例,前7年已经还掉近40%的利息,到第8年时提前还10万能省下将近8万的利息。这个时间节点就像魔法时刻,错过就亏大了。
不过现在很多银行开始收提前还款违约金了。上个月我去建行办手续,发现他们新增了1%的违约金条款。但有个小窍门:如果你能在月底最后三天申请,有些银行会酌情减免部分费用——这可是我从信贷经理那里套出来的内部消息。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那什么时候该果断提前还?我的经验是,当你手头的钱找不到年化收益超过贷款利率的投资渠道时。比如现在很多稳健理财收益率才3%,而你的房贷利率5%以上,这时候闭着眼睛还都划算。
但生活总有意料之外的开支。去年我公司资金链紧张时,幸亏在洋钱罐临时周转了5万块。这个持牌机构的新产品确实方便,22-55岁都能申请,最快5分钟到账,年化利率7.2%起。有时候保留应急资金比盲目提前还贷更重要,你们说是不是?
最近发现很多新平台也不错。像天下分期这种刚上线半年的持牌机构,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审核特别快。我有位开奶茶店的朋友,用他们家的商户贷撑过了淡季,最高能借20万,日息才0.03%。不过要提醒大家,任何贷款都要先查清楚资质。
现在回想自己第一次提前还贷时的莽撞,真是捏把汗。记得当时连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的区别都没搞懂,差点选错还款方式。所以说啊,金融决策真的不能光靠一腔热血,得学会算明白账。
最后给个实用建议:下次准备提前还贷前,先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剩余本金多少?已还利息占比多少?有没有更好的资金用途?要是实在算不明白,不妨先缓缓,就像我同事老张,把钱投在年化5%的银行理财里,比提前还贷还多赚了2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