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证监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监管执法一以贯之的重点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强调,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监管执法的重点,并且是市场广泛关注的问题。为应对这一问题,证监会正与相关部门合作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加强穿透式监管,鼓励“吹哨人”举报机制,明确投行审计等中介机构的责任,通过部际协调和央地协同提高发现、惩处和防范财务造假的能力。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保护投资者利益。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纳指连续七个交易日创收盘新高 隔夜外盘信息如下:

1. 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七个交易日创收盘新高,标普500指数也刷新纪录高位。
2. 英伟达股价上涨超3%,市值达到3.3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股票。
3.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爱奇艺跌近3%。
4. 国际油价上涨超过1%。

美股市场详细情况: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56.76点,涨幅0.15%。
- 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13.80点,涨幅0.25%。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5.21点,涨幅0.03%。
- 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英伟达除外,其股价和市值均创新高。
- 芯片、半导体、贵金属板块表现强劲。

热门中概股表现: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41%。
- 哔哩哔哩、小鹏汽车等少数股票上涨。

欧股市场:
- 欧洲三大股指全线上涨。

商品市场:
- 国际油价和COMEX黄金期货均上涨。

全球市场重要资讯:
- 英伟达超越微软和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
- 苹果搁置第二代Vision Pro开发,专注于更便宜的头显产品。
- 巴菲特连续9个交易日增持西方石油,持股比例近29%。
- 欧盟领导层进入换届时间。
- 波音“星际客机”飞船返回地球时间推迟。
- 美国5月份零售销售数据逊于预期。
- 全球“地沟油”供应跟不上欧美需求。
- 美联储预计未来几年利率将逐步下调。
- 英伟达参投的AI初创公司Waabi计划明年推出无人驾驶卡车。
- “泰坦”号悲剧一周年,深海探索仍在继续发展。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9
沪光股份(605333)研报:汽车线束领先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沪光股份(605333.SH)作为汽车线束行业的领先企业,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公司专注于汽车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线束,覆盖了客户定制化线束、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电池包线束等多个领域。在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趋势下,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成功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了营收和盈利能力的稳步增长。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40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达到5410万元,同比增长32%。这一业绩的增长得益于公司在汽车线束领域的深耕细作,以及对新客户和新市场的积极开拓。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沪光股份通过与华为、理想汽车、蔚来汽车等知名品牌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

    在行业端,汽车线束市场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25年,全球汽车线束市场空间将超过3300亿元,国内市场空间也将超过1000亿元。目前,国内汽车线束市场主要由外资企业占据,但沪光股份作为自主线束厂的代表,已经在市场中占据了3-4%的份额,并有望借助国产替代的机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公司在产品端不断升级,从低压线束向高附加值的高压、高速线束新品转型,同时加大对高压连接器的布局,推出新产品。在客户端,公司成功配套了多家优质新能源汽车客户,客户结构多元化,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从2015年的99%下滑至2023年的79%。在产能端,公司持续扩充产能,满足在手订单需求,并通过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

    展望未来,沪光股份将继续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趋势,以及国产替代的加速。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营收将分别达到70.9/89.8/11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6.3/8.4亿元。公司将继续推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维持“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然而,公司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和下游汽车市场的产销不确定性。为此,公司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加强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以确保业绩的稳定增长。

    总体来看,沪光股份作为汽车线束行业的自主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产能布局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随着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公司有望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安乃达(603350)研报:新股覆盖研究:安乃达

    安乃达(603350.SH)是一家专注于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其产品涵盖直驱轮毂电机、减速轮毂电机和中置电机等,以及配套的控制器、传感器和仪表等部件。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雅迪、台铃等知名电动两轮车品牌商,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有销售。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1.80亿元、13.98亿元和14.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51亿元和1.48亿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0.33%和4.47%。

    公司的投资亮点在于其作为国内直驱轮毂电机的头部企业,以及在欧洲市场的电助力自行车驱动系统产品占有一席之地。公司在越南设立了子公司并规划了厂房,有望利用客户资源优势抓住东南亚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机遇。然而,公司也面临一些风险,包括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新增产能消化风险、经营业绩下滑风险、下游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以及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等。

    在募投项目方面,公司计划通过IPO募集资金投入三个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包括安乃达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建设项目、电动两轮车电驱动系统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公司扩大生产能力、提升研发实力。

    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安乃达的营收规模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销售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可实现营业收入6.71亿元至7.83亿元,归母净利润0.71亿元至0.83亿元。

    投资者在考虑投资安乃达时,应充分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在手订单以及潜在风险。本报告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投资判断和决策来做出投资选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沪硅产业(688126)研报:持续扩大300mm硅片产能,静候需求回暖

    沪硅产业(688126.SH)正计划投资约132亿元,以扩大其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的产能。这一投资将使公司的300mm硅片产能从现有的每月45万片增加至120万片。项目分为太原和上海两个部分,太原项目预计投资约91亿元,上海项目预计投资约41亿元。沪硅产业致力于成为“一站式”硅材料综合服务商,目前已形成300mm半导体硅片和SOI硅片两大核心产品平台。

    2023年,公司300mm半导体硅片实现营收13.79亿元,尽管同比减少了6.55%,但销量仅同比减少3.48%。200mm及以下尺寸半导体硅片实现营收14.52亿元,同比减少12.62%。子公司芬兰Okmetic正在进行200mm半导体特色硅片扩产项目,以巩固在高端细分市场的市场地位。

    华金证券调整了对沪硅产业2024年至2026年的业绩预测,预计营收分别为39.18亿元、48.46亿元和58.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2.89亿元和4.04亿元。尽管半导体市场目前面临复苏挑战,但公司持续的高投入和产能扩张,预计将带来规模效应,推动营收和利润增长。

    华金证券维持对沪硅产业的“增持-A”评级,但提醒投资者注意下游市场需求、新技术产业化、产能扩充进度、市场竞争和系统性风险等潜在风险。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预计将持续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有望逐步提升。

    沪硅产业作为国内半导体硅片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能扩张和产品应用的拓展,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推动公司业绩实现稳健增长。投资者在考虑投资该公司时,应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行业趋势和公司基本面,做出理性判断。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沃尔核材(002130)研报: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下游多点开花锚定高增长,高速通信线处安费诺产业链或受益于GB200放量

    沃尔核材(002130.SZ)作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在电子、电力、电线和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点开花,市场前景广阔。2023年,公司在电子、电力、电线和新能源领域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9.40%、22.32%、20.35%和15.04%。在电子产品领域,公司凭借热缩材料的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不断在新能源、医疗、航空等高端行业取得突破,新产品开发和性能升级为其带来新的增长点。

    电力产品方面,公司超高压电缆附件市场开拓取得显著成果,330kV、500kV超高压电缆附件通过预鉴定试验,66kV海上风电可分离连接器系列产品通过检测认证。随着核电发电量占比的提高,核级电缆附件产品市场需求量预计将有明显提升。

    电线产品领域,子公司乐庭智联拥有行业先进的67Hz网络分析仪,800G高速通信线等多种规格产品开发,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产品方面,国标支流充电枪市场占有率超过60%,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实现国内最大充电功率并形成批量销售。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2023年度海外营业收入达7.95亿元,占总体营业收入的13.90%,同比增长11.46%。沃尔新能源已完成欧标直流、交流枪的TUV认证以及美标交流枪的UL认证工作,深化客户合作关系网。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23亿元,同比增长7.61%,归母净利润7.00亿元,同比增长13.97%,扣非归母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14.89%。产品综合毛利率为32.63%,同比增长1.10个百分点。2024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7.27%和78.84%,增速亮眼。公司持续推进股份回购方案,计划使用1亿元至1.2亿元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截至2024年5月31日,已累计回购股份13,565,000股。

    高速通讯线下游需求增长,子公司乐庭智联的高速通信线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据中心、服务器、交换机/工业路由器等的数据信号传输,400G、800G高速通信线均已实现稳定量产,单通道224G高速通信线处于配合客户打样阶段。

    华鑫证券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6.94亿元、79.15亿元、94.90亿元,EPS分别为0.66元、0.80元、0.96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7倍、17.2倍、14.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变动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双林股份(300100)研报: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公司出台股权激励方案,困境反转趋势确立

    双林股份(300100.SZ)于2024年6月16日宣布了一项股权激励方案,此举标志着公司困境反转趋势的确立。根据华鑫证券的分析报告,公司维持了“买入”评级。

    双林股份的股权激励计划涵盖了2024至2027年的年度考核目标,净利润目标分别设定为2.5亿元、2.9亿元和3.3亿元,预期较2023年净利润分别增长219.9%、267.9%和323.1%。公司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显示,2023年实现收入41.4亿元,扣非净利润0.78亿元,而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达到10.6亿元,扣非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显著。

    公司的战略聚焦于优质业务,通过整合动力总成板块,剥离变速箱业务,强化新能源电驱业务,实现了轻装上阵。2023年9月,公司的180扁线电机三合一电桥平台开始量产,主要配套五菱缤果系列车型,预计2025年将有210平台电机量产。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业绩实现困境反转,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毛利率和期间费用率的改善,推动了业绩的增长。公司在轮毂轴承和HDM(座椅水平驱动器)两大业务板块上具有市场领导地位,轮毂轴承业务在海外市场和售后市场的拓展,以及HDM产品的供货给头部车企和Tier 1厂商,为公司筑牢了成长基本盘。

    公司还计划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头枕升降器、大扭矩行星抬高电机等新产品,以进一步提升产品单车价值量。同时,公司在滚珠丝杠轴承单元项目上也取得了进展,预计2024年底实现批量配套生产能力。

    股权激励计划的出台,显示了公司对业绩成长的信心。该计划将管理层与公司核心利益深度绑定,通过设定净利润增长目标,激励管理层和核心团队推动公司发展。

    华鑫证券预测双林股份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47.7亿元、52.5亿元和56.7亿元,EPS分别为0.75元、0.99元和1.21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同时,报告也提醒了风险,包括下游行业景气度下降、公司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核心大客户出货量不及预期以及股权激励计划目标不能实现的风险。

    报告由华鑫证券的分析师林子健和谢孟津撰写,他们具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研究经验,并强调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评估信息和意见。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宏华数科(688789)研报:数码喷印宏景全揽,墨水布局再起华章

    宏华数科作为国内工业数码喷印领域的龙头企业,凭借其三十余年的深厚积累,已在纺织数码印花工业应用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公司主营产品涵盖数码喷印设备及墨水,其中数码喷印设备2023年实现营收6.12亿元,同比增长32.44%,墨水业务也以4.11亿元的营收,展现出8.17%的同比增长。宏华数科不仅在中高端纺织数码喷墨印花机市场销量上稳居国内第一,更以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中的技术引领者。

    数码印花技术以其图案和色彩的双重优势,正逐步替代传统印花方式。数码印花机能够直接打印复杂图案,且更换图案简便,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色彩表现上,数码打印技术通过智能调配不同墨水,实现了更为丰富的色彩展现,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服装的追求。随着数码印花技术的普及,预计更多服装企业将采用数码印花机提升纺织品的颜色及图案表现,进一步推动数码印花机在服装制造领域的渗透。

    中国数码喷墨印花市场发展空间巨大,目前渗透率相对较低,但随着数码喷印渗透率的逐步提升,预计市场规模将显著增长。宏华数科注重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支出达9010万元,同比增长超50%。公司推出的Eco Print涂料数码印花机,以其免蒸洗无水印花、能耗低、环保等特点,有效拓宽了产品应用场景。

    宏华数科通过收购及扩产并行的方式,提升了墨水产品的竞争力。2023年,公司收购了墨水原料供应商天津晶丽数码科技有限公司67%的股份,快速进入墨水全产业链,掌握了核心技术。同时,公司在天津投建的年产4.7万吨数码喷印墨水和200台工业数码喷印机的生产线,将带来成本的持续下降,提升产品性价比,增强市场竞争力。

    2024年,宏华数科推出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回购7958万元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覆盖公司核心管理层及技术员工。该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4及2025年公司净利润,其中2024年净利润增速目标为30%,2024及2025年累计净利润增速目标为200%。此举将有效绑定核心员工,激活工作积极性,提振公司业绩。

    国投证券首次覆盖宏华数科,给予“买入-A”评级,预测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4.3、5.5、6.9亿元,对应PE为30X、23X、18X,6个月目标价为124.25元,相当于2024年35倍动态市盈率。风险提示包括服装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行业技术变化过快及盈利预测不及预期。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九丰能源(605090)研报:固定分红叠加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航天特气踏上成长轨道

    九丰能源(605090.SH)近期发布公告,宣布了未来三年(2024-2026年)的现金分红规划,预计年度分红金额分别为7.50亿元、8.50亿元和10.00亿元。公司还制定了特别现金分红规划,以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13.06亿元为基数,若2024-2026年连续三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且当年同比增长超过18%,则启动特别分红计划,现金分红金额下限为0.2亿元。

    此外,九丰能源还推出了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规模不超过9877.5万元,用于购买公司股票,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13.17元/股,持股期限不低于12个月。公司现金流充足,2023年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21.58亿元,同比增加27.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增加了10.25亿元,为提高分红能力提供了保障。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号发射工位已于6月6日竣工,成为我国首个液体通用型发射工位。九丰能源投资建设的特燃特气配套项目正式开工,总投资4.93亿元,包括液态甲烷纯化装置、液氧和液氮空分制备装置、氦气储存及液氦气化装置等。随着我国商业航天规模的扩大,九丰能源的特气业务有望实现同步增长。

    国信证券维持对九丰能源的“优于大市”评级,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17.8亿元和20.3亿元,同比增速为18%、15%和15%。公司股息率预计将不低于3.9%、4.4%和5.2%,具有较高的股息潜力。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气价波动、下游需求减弱以及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等因素。相关研究报告包括《九丰能源(605090.SH)-“一主两翼”格局成型,特气业务锚定商业航天》、《九丰能源(605090.SH)-三大业务发展良好,拟回购彰显发展信心》等。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报告版权归国信证券所有。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或信息撰写,但不保证资料及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要约或邀请。投资者应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和信息并自行承担风险。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柳工(000528)研报:深耕细作强化优势产业,扬帆起航推进全球化拓展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其60多年的深厚积累,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了卓越的竞争力。公司以装载机起家,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近30条产品线的国际化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多个领域,为全球客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自2019年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来,柳工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广西国资委为实际控制人,为公司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改革后,公司在2022年完成整体上市,进一步优化了产业结构和布局。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19亿元,同比增长3.93%,归母净利润8.68亿元,同比大增44.80%,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全球工程机械市场中,中国企业正加速海外扩张,出口金额在2022年同比增长30.20%,达到443.02亿美元。柳工也积极响应这一趋势,其海外业务收入从2016年的20.1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14.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18%。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产品线不断丰富,特别是在电动装载机和挖掘机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

    公司注重研发创新,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在英国、美国、波兰、印度等地设立研发机构。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3.83%,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保持在3%以上,推动了公司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技术进步。

    展望未来,公司预计2024-2026年营收将分别达到301.89亿元、354.05亿元、421.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9.7%、17.28%、18.91%;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4.25亿元、20.11亿元、27.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4.2%、41.13%、35.31%。基于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持续的创新能力以及全球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潜在风险,包括政策变动、市场竞争、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对公司的业绩造成影响。同时,公司在全球化和电动化领域的进展若不及预期,也可能影响其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总体来看,柳工凭借其在工程机械行业的深厚积累、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全球化战略,有望在未来几年实现稳健的业绩增长,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阅读全文
0 0
2024-06-18
<
252
253
254
255
256
>
跳至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