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三一重能(688349),认为其制造业基因为其在风电设备领域铸就了优势,预计在2024年公司将实现显著的业绩增长。报告指出,三一重能通过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和2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和22%。此外,公司在资产负债率和现金流方面表现良好,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强调,三一重能的风机制造业务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2023年风机出货量达到7.2GW,市占率提升至9%。公司在大型化技术方面处于行业前沿,发布了15MW双馈风机,刷新了全球纪录。在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实现了0到1的突破,预计2024年海外订单将持续增长。
在电站业务方面,三一重能采用“滚动开发”模式,通过自持运营或转让获取稳定收益。2023年公司风电场业务收入达到17.6亿元,毛利率为6%。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建风电站规模达到2.4GW,同比增长191%。
东吴证券预计,三一重能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24.2亿元、28.8亿元和3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19%和15%。考虑到公司在风电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双海战略的加速推进,给予公司2024年20倍PE,目标价4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报告指出需要关注行业竞争加剧、政策变动以及电站业务盈利下滑等潜在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的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见解,有助于市场参与者更好地理解三一重能的业务表现和未来发展潜力。
阅读全文海特高新(002023)作为一家专注于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其首次覆盖报告揭示了公司稳健的航空主业发展和对低空经济的前瞻性布局。作为国内首家民营航空装备研制与技术服务公司,海特高新在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领域取得显著成绩,2023年该业务板块实现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12.91%,毛利率提升至38.93%。
公司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2023年达到10.53亿元,同比增长15.81%。归母净利润更是实现了263.21%的大幅增长,达到0.47亿元。这一增长得益于航空座椅交付量的大幅增长、训练系统设备重大项目的交付、民航业复苏带动的航空维修业务增长以及公司运营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的持续提高。
在高端核心装备领域,海特高新2023年研发与制造业务收入达2.39亿元,同比增长25.65%,占总营收的22.72%。公司在电动救援绞车、氧气系统、仿真设备研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并与多家eVTOL头部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定制模拟器研发与制造业务。
海特高新的参股公司华芯科技在特种芯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电子、光电感知、5G移动通信等优质赛道产品。公司在研项目众多,包括某型国产飞机旅客氧气系统、某型直升机驾驶员供氧装置等,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投资建议方面,海特高新作为“三位一体”布局的高科技公司,随着民航业的复苏和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航空工程与技术领域需求旺盛,预计2024-2026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0.78亿元、1.19亿元、1.7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1、0.16、0.23元/股。基于此,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扩建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以及重点项目未中标等潜在风险。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同比增长15.81%;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263.21%。公司在研项目进展顺利,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最后,报告中提供的财务预测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详细数据,为投资者提供了全面的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请注意,投资有风险,投资决策需谨慎,并务必阅读报告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阅读全文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6月12日发布了关于苏美达(600710)的证券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苏美达在2023年实现了营业总收入1229.8亿元,同比减少了12.87%,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10.3亿元,同比增加了12.4%。公司每股收益为0.7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5.75%,并且以2023年末总股本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3元(含税),股息率达到了3.75%。
在2024年第一季度,苏美达的营业总收入为237.45亿元,同比减少了23.4%,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66亿元,同比增加了5.2%。苏美达的实控人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41.6%。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了产业链和供应链两大类,其中供应链集成服务包括大宗商品运营与机电设备进出口,产业链则涵盖了各类产品或服务。
分析师程志峰对苏美达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特别是考虑到公司净利润实现了三年复合增长率23.5%,经营质量稳步提升。因此,太平洋证券给予苏美达“增持”评级。不过,报告也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包括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产业链需求过快下滑以及消费超预期下降等因素。
报告中还提供了苏美达的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预测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摊薄每股收益以及市盈率等数据。此外,报告还包含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相关数据,以及现金流量表和预测指标等信息。
最后,报告强调了免责声明,指出所有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公司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并且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证券的建议。同时,报告还提到太平洋证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
阅读全文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2024年6月6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对苏农银行(股票代码:603323)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买入”评级。报告指出,苏农银行在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46亿元,同比增长0.21%,归母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长16.04%。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0.96亿元和4.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56%和15.83%。加权ROE在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为11.67%和2.59%,均有所提升。
苏农银行的营收增速在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均实现了边际大幅提升,其中非息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的支撑。公司规模稳健增长,城区扩张持续推进,信贷投放加速是支持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91%,与2023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达到453.71%,创历史新高,显示出公司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太平洋证券认为,苏农银行凭借在吴江区的优势,正积极拓展苏州市区市场,受益于区位经济增长,信贷增长空间充足。公司提出的“五年再造”计划保障了未来规模扩张的持续性,非吴江城区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资产质量方面,不良率保持低位,拨备充裕,具备良好的风险抵补和利润释放能力。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实现稳步增长,每股净资产也将逐年提升。
投资建议方面,太平洋证券上调苏农银行至“买入”评级,预计公司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稳健的业绩增长。然而,报告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风险,包括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行业净息差持续下行以及资产质量恶化等。
最后,报告强调,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公开资料,太平洋证券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报告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在使用本报告时,应自行承担风险。
阅读全文璞泰来公司近期发布了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业绩呈现短期承压态势。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40亿元,同比减少0.80%;归母净利润19.1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8.42%;扣非归母净利润17.21亿元,同比减少39.82%。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0.34亿元,同比下降17.97%;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降36.64%;扣非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下降38.25%。
公司负极业务盈利能力短期内出现下滑。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13.93%,同比下降7.57个百分点。负极产品出货量15.53万吨,实现营收66.11亿元,同比下降16.01%;毛利率为14.79%,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包括行业产能过剩、下游电池客户去库存、客户产品结构及原料属性变化影响成本和收率、高价存货消纳缓慢等。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形成年产15万吨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包括11万吨石墨化加工及10万吨碳化加工配套产能。公司正推进四川年产28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预计2024年起逐步建成投产。
隔膜涂覆业务实现稳定增长。2023年,公司隔膜涂覆产品销量达52.7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1.50%。截至2023年末,公司具备年产7亿平方米基膜、2万吨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1.5万吨PVDF及60亿平方米涂覆隔膜加工的有效产能。2023年,公司涂覆加工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业务协同效应加快了自产基膜产品的客户认证和进度。
投资建议方面,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65亿元、32.10亿元、38.09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3倍、11倍、9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负极材料行业龙头,隔膜业务盈利稳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新能源汽车需求不及预期、下游市场增速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竞争加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等。
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降。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波动明显,主要由于盈利水平下降、持续产能建设投入、非公开发行股票及超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等因素。毛利率、净利率均有所下滑,费用控制相对稳定。
未来盈利预测方面,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逐年增长,市盈率逐年下降。公司作为负极材料行业龙头,隔膜业务盈利稳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分析师张志邦、牛义杰具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专注于储能、新能源汽车、电力设备工控等行业。本报告由华安证券研究所提供,力求准确、可靠,但不对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做任何保证。本报告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安证券及其关联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未经授权,不得复制、转载或分发本报告。投资评级说明详见报告末页。
阅读全文多氟多(002407)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面临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重压力。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下降13.9%,环比下降32.4%;归母净利润为0.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3.9%,环比下降16.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为0.08亿元,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90.4%和87.1%。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7.6%和2.8%,同比分别下降8.3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环比分别下降3.5个百分点和回升1.5个百分点。
六氟磷酸锂价格的下降是导致公司收入和利润承压的主要原因。2024年第一季度,六氟磷酸锂市场均价为6.67万元/吨,环比下降21.6%,同比下降62.0%。尽管第二季度六氟磷酸锂市场平均价格小幅回升至6.97万元/吨,但公司毛利率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7.6%,创历史新低。
在产能扩张方面,公司六氟磷酸锂有效产能为6.5万吨,在建产能为4万吨。考虑到六氟磷酸锂价格低迷,公司计划在2024年投产1万吨左右,剩余3万吨将根据市场情况安排投产。同时,公司积极扩张电子化学品产能,计划在2024年建成2000吨LiFSI产能,子公司中宁硅业电子级硅烷产品规划新增5000吨产能,预计将在2024年年底投放市场。
东方财富证券研究所维持对多氟多的“增持”评级,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2.08亿元、146.09亿元和187.9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8%、19.66%和28.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亿元、5.64亿元和10.25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9.1%、56.2%和81.7%。EPS分别为0.30元、0.47元和0.86元,PE分别为46倍、30倍和16倍。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六氟磷酸锂等产品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以及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阅读全文迈瑞医疗(300760.SZ),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军企业,近期表现持续受到市场关注。根据2024年6月18日的数据,公司股价为295.98元,总市值高达3588.58亿元。开源证券研究所维持对迈瑞医疗的“买入”评级,看好其在医疗新基建、产品创新以及数智化转型方面的潜力。
2023年,迈瑞医疗全年业绩表现稳健,实现营收349.3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115.8亿元,同比增长20.6%。公司三大业务线——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均实现增长,毛利率提升显著。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实现稳健增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06%和22.90%。
公司积极推进“高耗+设备”战略,尤其在微创外科领域,通过自研或并购快速拓展微外耗材领域,2023年全年实现超过30%的增长。此外,迈瑞医疗已完成“设备+IT+AI”系统搭建,向数智化生态方案商转型升级,为医疗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分析师预计,迈瑞医疗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139.1亿元、167.3亿元和199.9亿元,EPS分别为11.5元、13.8元和16.5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5.8倍、21.5倍和18.0倍,估值具有吸引力。
然而,公司发展也面临一定风险,包括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政策变化以及设备集采可能影响毛利率等。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开源证券研究所提醒投资者,本报告的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用于专业投资者及风险承受能力为C4、C5的普通投资者。报告中的信息和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阅读全文安徽省作为白酒消费大省,市场容量巨大,为本土酒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安徽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白酒行业规模的扩容提供了持续支撑。口子窖(603589.SH)作为安徽省内的知名白酒企业,凭借区域经济的活跃和市场容量的扩大,正稳步推进改革,抓住发展新机遇。
口子窖的“兼”系列作为公司下一个十年的布局重点,通过不断升级品牌高度,已经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3年,公司推出兼10、兼20和兼30三款产品,分别定位于300元、500元和千元以上的价格带,以兼20为核心,兼10和兼30为两翼,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发展。这一战略布局不仅为公司带来了业绩的加速增长,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渠道改革方面,口子窖自2019年起开始实施扁平化改革,通过引进新晋经销势力,将区域内全产品代理改为分产品代理,发展团购渠道,并在现有代理商未覆盖区域另选其他代理商。2023年,公司进一步对大商制进行平衡性改革,通过在合肥、芜湖、安庆、蚌埠等地试点,大商和小商共同成立中间的平台公司,平台公司仅负责物流、打款和政策执行工作,销售政策制定、费用投放、终端对接等均有口子窖公司执行。这一改革不仅积极引入小商,还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对渠道的掌控力。
根据盈利预测,口子窖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4亿元、23.03亿元和25.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14.4%和12.6%。考虑到公司当前改革势头强劲,预计后续将逐步释放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然而,口子窖的发展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市场竞争加剧、渠道改革不及预期和食品安全风险等。公司需要在保持产品质量的同时,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和渠道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总体来看,口子窖凭借安徽省白酒市场的高容量和区域经济的活跃,以及公司在产品和渠道方面的积极改革,有望在未来实现稳健的发展。随着兼系列的持续推广和渠道改革的深化,口子窖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白酒行业的领军企业。
阅读全文伟星新材(002372.SZ)作为中国塑料管道民营龙头企业,在家装塑料管材领域具有极高的品牌美誉度和市场影响力。公司主营产品包括PPR管材、PVC管材、PE管材等,依托其在C端业务的高占比、优质产品及服务,实现了稳健的经营增长。即便在2014至2023年间房地产市场波动的背景下,公司依然保持了业绩的正向增长。
公司的“同心圆”战略通过拓展家装防水、净水新业务,实现了经营规模的快速增长。在高端管材领域,伟星新材通过首创的“星管家”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增强了客户粘性,并在价格传导上展现出明显优势。此外,公司实施扁平化经销商管理模式,提升了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并对经销商实施多层次激励措施,推动了业务版图的全国扩张。
在财务方面,伟星新材表现出了高毛利率、高ROE以及优异的现金分红政策。2016-2023年间,公司毛利率多数处于40%以上,PPR管材毛利率更是保持在54%以上的高水平。同期,公司的ROE指标也维持在25%或以上的高水准,显著高于消费建材板块的平均水平。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已实施现金分红14次,累计现金分红约80亿元,分红率高达75.56%。
国投证券对伟星新材给出了“买入-A”的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分别实现稳健增长。同时,公司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宏观经济波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等因素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增长造成影响。
综合来看,伟星新材凭借其在品牌、产品、服务和渠道方面的多重优势,以及对“同心圆”新业务的持续投入,展现出了强劲的经营韧性和长期投资价值。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回暖和二手房装修需求的增长,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潜力值得期待。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