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饮料(605499)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预计收入在78.60-80.8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43.95%-47.98%,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00-17.30亿元,同比增长44.39%-56.12%,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5.50-16.80亿元,同比增长56.49%-69.62%。公司业绩超出预期,单Q2的归母净利率达到22.31%。
公司通过精细化渠道运作和多元化产品矩阵推动增长。在渠道端,东鹏饮料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加强渠道管理的精细化与数字化,提升冰冻化建设,促进终端销售。目前,公司拥有近400万个活跃终端网点。在产品端,公司实施“1+6”战略,电解质水新品持续放量,有望成为第二增长引擎,同时即饮茶、即饮咖啡等品类也位于高景气度赛道,增长潜力巨大。
东鹏饮料还计划在云南滇中新区投资10亿元建设昆明生产基地,用于建设6条现代化高端饮料生产线,以完善公司的战略布局,满足未来销售规模增长的需求。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更有效地满足西南区域的销售需求,降低长距离运输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基于公司加速推进全国化进程,分析师上调了盈利预期,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7.79亿元、201.94亿元和245.1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10%、27.98%和21.40%。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28.97亿元、37.65亿元和46.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2.02%、29.97%和24.78%。EPS预计分别为7.24元/股、9.41元/股和11.74元/股,3年CAGR为32.06%。鉴于公司第二曲线表现亮眼,分析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新品推广不及预期和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EBITDA、归母净利润等指标均呈现稳定增长,市盈率和市净率逐年下降,反映出公司估值逐渐合理化。
最后,报告中的分析师声明、评级说明、一般声明、特别声明和版权声明均强调了报告内容的客观性、独立性和专业性,以及投资者在参考报告时应进行独立评估和咨询专业意见。
阅读全文新和成(002001)在7月11日晚间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将达到20.77至22.25亿元,同比增长40%至50%,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0.63至22亿元,同比增长50%至60%,每股收益为0.67至0.72元。这一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公司营养品业务板块的强劲表现。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7至13.55亿元,环比增长39%至56%,同比增长44%至61%。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要产品销售数量和价格的同比增长。上半年,维生素和蛋氨酸业务的景气共振,VE和VA产品价格分别上涨了21%和43%,蛋氨酸价格也同比增长了30%。
展望未来,维生素行业检修增多和帝斯曼退出预期将使行业景气度持续改善,下半年氨基酸需求旺季的到来也有望使蛋氨酸价格持续走强,公司将继续受益于这一趋势。
公司蛋氨酸业务的低成本和大规模增量为公司带来了高成长性。目前公司拥有30万吨固体蛋氨酸产能,并有18万吨液体蛋氨酸合资项目在建。此外,公司还计划将山东的15万吨蛋氨酸生产线改扩建至22万吨,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同时,公司的己二腈项目也在顺利推进,有望顺应尼龙66产业链国产化趋势,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根据预测,公司2024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90亿、221亿和254亿元,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45亿、58亿和72亿元。基于公司维生素和蛋氨酸业务的持续改善以及新材料业务的快速成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定的风险,包括蛋氨酸和维生素价格大幅下跌、竞争格局恶化、在建产能不及预期以及安全生产风险。
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82%、-5.13%、25.40%、16.61%和14.74%,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6.89%、-25.30%、66.74%、29.06%和22.94%。EPS分别为1.17元、0.87元、1.46元、1.88元和2.3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年的市盈率为14倍。
本报告由国联证券研究所提供,分析师许隽逸和申起昊撰写。报告中的所有观点均基于分析师的专业判断,并与分析师的报酬无关。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独立评估信息,并考虑自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国联证券对报告中的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也不承担因使用报告而产生的任何法律责任。
阅读全文燕京啤酒(股票代码:000729)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显示,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19-7.97亿元,同比增长40%-55%,扣非净利润7.00-7.75亿元,同比增长60%-77%,超出市场预期。公司预计第二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在6.17-6.94亿元之间,同比增长37.28%-54.44%,扣非净利润5.97-6.72亿元,同比增长56.56%-76.21%。预计第二季度的收入将实现个位数增长,归母净利率与扣非净利率预计在15%-16%区间。
公司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大单品U8 500ml的增长带动,以及新产品的推出和市场拓展。在产品端,U8系列产品的增长势头强劲,带动了小只、听装等产品的增长。公司通过不断迭代新品,推动产品矩阵的升级和完善。在区域端,公司持续巩固北京、河北、内蒙古等传统优势区域的销量基础,同时推进东三省、四川、山东等成长型市场建设,并加快华中、华东、华南等弱势区域市场开发,加速全国化进程。
改革势能的持续释放,使得公司的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结构的优化和成本红利的释放,加之内部人员配置优化、供应链提效与数字化升级等降本增效措施,带动了成本费用端的改善。2023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1.83%、10.96%、4.54%和2.86%,与青岛啤酒同期的归母净利率相比,公司净利率仍有改善空间。
基于公司的业绩增长和市场表现,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3.47亿元、163.94亿元和172.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98%、6.83%和5.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2亿元、12.45亿元和15.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6.13%、32.17%和25.48%。EPS分别为0.33元/股、0.44元/股和0.55元/股,三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4.32%。鉴于公司大单品U8增长势能仍在,降本增效下利润释放潜力仍高,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单品增速不及预期以及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EBITDA、归母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EPS逐年提升,市盈率和市净率逐年下降,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估值的吸引力。
最后,报告提供了燕京啤酒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财务预测摘要,以及分析师声明和评级说明,强调了报告的机密性和仅供客户使用的性质,以及国联证券对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保证的声明。同时,报告还包含了版权声明和联系信息。
阅读全文海兰信(股票代码:300065)作为一家专注于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的高科技企业,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行业经验。公司以智能航海、海洋重大装备、近海雷达观测网和海底数据中心为核心业务,凭借关键技术成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尽管2022年受到美国制裁影响,但通过优化管理和供应链,公司已重回增长轨道,2023年业务恢复显著。
海兰信在智能船舶领域深度布局,受益于全球造船业的高景气度和军舰民船需求的稳健增长。公司作为高端船舶配套厂商,提供高附加值产品,有望从船舶制造大周期中受益。海洋观探测系统作为公司发展的另一重点,防范海洋灾害与维护海上国防安全,有望迎来大规模建设。
海底数据中心是海兰信的创新业务,利用海水自然冷却降低能耗,海南陵水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作为全球首个商用示范,标志着该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随着广东、上海等地项目的推进,海底数据中心将成为公司第三增长点。
东吴证券研究所维持海兰信“增持”评级,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6亿元和1.07亿元,2026年预测为1.45亿元。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新业务转型风险、募投项目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和技术升级迭代风险。
海兰信的财务状况显示,公司在2023年的营业总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4百万元和-116百万元,预计2024年和2025年将分别实现932.50百万元和1,331.74百万元的营业总收入,以及76.14百万元和145.28百万元的归母净利润。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在2023年分别为23.23%和-15.44%,预计2026年将分别改善至32.38%和9.05%。
投资者在考虑投资海兰信时应关注公司的业务发展、盈利能力改善以及面临的风险因素。同时,应密切关注公司在智能船舶、海洋观探测和海底数据中心等业务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市场动态。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提供的本报告仅供参考,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决策。
阅读全文盛科通信(688702.SH)作为国内领先的以太网交换芯片设计企业,凭借其近二十年的深厚积累,首次获得“买入”评级。公司以其稀缺性及在国产替代中的广阔空间,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盛科通信拥有从100Gbps至2.4Tbps的交换容量和100M至400G端口速率的全系列产品,覆盖接入层至核心层,其自研芯片已成功进入国内主流网络设备商供应链,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Arctic系列芯片累计投入研发费用高达1.58亿元,展现出公司对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坚定决心。该系列芯片已向客户送样,支持高达800G速率端口,同时公司正预研更高交换容量芯片,路由交换融合网络芯片研发项目也在稳步推进,有望进一步拓宽产品线。
在交换芯片行业中,盛科通信凭借其国内稀缺的自研技术优势,以及获得头部客户如新华三、锐捷网络、中兴通讯等的认可,展现出巨大的国产替代潜力。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先发优势,随着国产化浪潮的推进,有望深度受益。
尽管公司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随着自研芯片的量产,预期将逐步回收前期的研发投入并实现扭亏。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13.62亿元、17.37亿元和22.05亿元,展现出公司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交换芯片放量、网络需求以及上游供应链的潜在风险。在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方面,公司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毛利率、净利率、ROE以及EPS等关键财务指标均显示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
综合来看,盛科通信作为国内以太网交换芯片的领军企业,其在国产替代大潮中的潜力、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以及头部客户的广泛认可,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公司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持续升级,盛科通信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其龙头地位,并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
阅读全文锦江酒店(股票代码:600754.SH/900934.SH)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超出预期,净利润预计达到8亿至8.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3%至62.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在3.7亿至4亿人民币之间,同比下降0.9%至增长7.1%。特别是第二季度,净利润预计在6.1亿至6.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0%至73%,扣非后净利润预计在3.1亿至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4%至20.1%。
公司业绩的增长得益于几个方面:首先,公司在报告期内转让了市场之旅酒店100%的股权,获得了4.2亿人民币的税前收益;其次,第二季度国内旅游市场保持高景气,五一和端午节期间国内旅游人次分别同比增长7.6%和6.3%,公司通过直营门店改造和中端酒店、直销占比提升,产品结构及渠道优化,使得RevPAR(每间可出租客房收入)优于行业表现;此外,公司年初完成的组织架构调整,提高了内部运营效率。
展望下半年,预计第三季度在节假日和暑期旺季的驱动下,入住率和房价将有所改善。全年来看,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调整将继续深入,品牌梳理、会员体系整合等方面将使公司的运营效率持续改善。海外方面,公司向海路投资增资3亿欧元,以减少利息支出,并通过出售边缘资产等方式优化海外资产结构,有望缓解亏损。
基于以上分析,群益证券上调了对锦江酒店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4年至2026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13.2亿、13.4亿和15.5亿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31.2%、1.6%和16.3%。对应的每股收益(EPS)分别为1.23元、1.25元和1.45元。当前股价对应的市盈率(PE)分别为19倍、18倍和16倍。鉴于公司经营面的积极转变和未来提质增效的预期,群益证券维持对锦江酒店的“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方面,需要关注境外减亏是否达到预期,以及旺季房价和入住率的提升是否符合预期。
阅读全文中国中免(601888.SH/1880.HK)是一家主要从事商品贸易的休闲服务产业公司。根据最新数据,公司股价为67.7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2%,三个月内下跌9.2%,一年内累计下跌39.9%。公司总市值达到1322.80亿元,每股净值为26.02元,股价与账面净值比为2.60倍。
中国中免的主要股东为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0.30%的股份。公司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实现营收312.6亿元,同比下降12.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5%;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下降14.9%。二季度单季营收124.6亿元,同比下降17.4%;利润总额16.3亿元,同比下降9.6%;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下降37%,业绩不及预期。
上半年,公司境内出入境免税店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其中北京机场免税店收入同比增超200%,上海机场免税店收入增长近1倍,机场店净利润均大幅增长。然而,海南离岛免税承压是上半年收入衰退的主要原因。1-5月累计免税购物金额169.1亿元,同比下降29.6%,购物人次同比下降9.7%至300.4万人次。二季度4月、5月离岛免税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45%和38%。
利润端看,受益折扣率缩窄,毛利率持续改善。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2.62个百分点至32.94%,其中二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0.82个百分点至33.29%。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降幅明显,主要由于23Q2所得税率偏低(为9.4%),24Q2税率恢复至正常水平导致基数波动。
上半年,公司爱达·魔都号游轮免税店、樟宜机场麒麟精品店等相继开业,并中标樟宜机场MCM精品店、香港机场麒麟精品店、白云机场T1出境免税店和长水机场出境免税店经营权。下半年来看,暑期旺季出入境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利好口岸免税店经营复苏,下半年海南也将逐步进入旺季,免税销售预计将有所回暖。通过优化购物体验、改善业务布局,公司有望平稳度过压力期。
分析师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将分别实现净利润62.8亿元、74.7亿元和85亿元(原预测为80.2亿元、96亿元和108.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6.5%、增长19%和增长13.7%,EPS分别为3.03元、3.61元、4.1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倍、19倍和16倍。分析师认为当前股价已较充分反应Q2的经营压力,当前估值具备安全边际,予以“区间操作”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包括:国际客流恢复不及预期、采购成本超预期、离岛免税受出入境分流超预期。
阅读全文玉龙股份(601028)近期与巴拓黄金签订了《管理协议》,由其全资子公司玉鑫控股协助巴拓黄金对巴拓金矿进行项目运营及战略重组。此举旨在发挥玉鑫控股在黄金矿业方面的专业优势,提升经济效益和资源整合能力。巴拓黄金目前拥有澳大利亚巴拓金矿,金金属量达337万盎司(约104.82吨)。2023年,巴拓黄金实现营收15243万澳元,净利润1382万澳元;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5088万澳元,净利润1135万澳元。
玉龙股份曾在2021年计划通过全资子公司蓝景矿业收购天业集团持有的巴拓实业100%股权,以控制巴拓澳洲在澳大利亚的黄金资产。然而,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等外部宏观环境变化,该交易最终被终止。
巴拓金矿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巨大。截至2020年6月30日,巴拓黄金在西澳南十字矿区拥有19个露天金矿体和15个地下金矿体,控制资源量分别为45.57万盎司和115.57万盎司金属量。2018年至2020年1-8月,巴拓实业实际开采量分别为7.60万盎司、8.05万盎司和5.21万盎司,营业收入分别为6.45亿元、8.03亿元和6.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75亿元、-6.78亿元和0.73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4.32%、10.14%和14.52%。
玉龙股份计划在2024年出清相关大宗贸易业务,全面聚焦矿业主业,回笼资金用于矿山建设和矿业并购,实施“黄金矿产和新能源新材料矿产双轮驱动”战略。公司将继续实施精益化管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加强重要靶区勘探工作,提高资源量,并加大优质贵金属、有色金属和新能源新材料类矿产资源的找矿力度。
信达证券预测,玉龙股份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1亿元、6.89亿元和7.55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8.4倍、16.9倍和15.4倍。风险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和公司产量不及预期等。
重要财务指标显示,2022年至2026年,玉龙股份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936百万元、2,424百万元、2,150百万元、1,976百万元和2,289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3.7%、-77.8%、-11.3%、-8.1%和15.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1百万元、445百万元、631百万元、689百万元和75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0.0%、52.9%、41.7%、9.1%和9.7%。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ROE)逐年提升,EPS(摊薄)从0.37元增长至0.96元,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逐年下降。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显示,玉龙股份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少数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均呈逐年增长趋势。净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EBITDA等指标也逐年上升。
研究团队由张航、宋洋和李治组成,他们在金属与新材料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产业资源。分析师声明和免责声明提醒投资者,本报告仅供特定客户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自行承担风险。
阅读全文中鼎股份(000887)在2024年中报业绩预告中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9-7.5亿元,同比增长29.89%-41.19%;扣非归母净利润6.0-6.6亿元,同比增长32.11%-45.32%。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9-3.89亿元,同比增长25.41%-48.28%,环比-8.83%-(+7.79%);扣非归母净利润2.98-3.58亿元,同比增长38.60%-66.53%,环比-1.33%-(+18.53%)。
公司传统业务稳定增长,增量业务如空气悬挂系统、轻量化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等持续放量。中鼎股份通过海外并购和国内落地战略,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整体利润逐步提升。2024年以来,公司已公告空气悬挂系统总成、空悬系统其他硬件总成产品、热管理总成产品项目订单全生命周期总金额约为25.83亿元。此外,公司子公司中鼎流体及安徽中鼎智能热系统有限公司成为国内某头部新势力车企下属飞行汽车子公司新车型热管理管路总成产品的批量供应商,项目生命周期5年,总金额约8476.58万元。
分析师预计,随着公司各板块业务国内落地,业绩将稳步提升,业务订单持续放量量产,业绩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7/16.65/19.04亿元,CAGR为18.9%。给予公司2024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19.2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包括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经营环境变化、增量业务项目落地不及预期等。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将依赖于密封业务、降噪减震业务、空悬业务、轻量化业务、冷却管路业务以及其他业务的稳定增长和毛利率的提升。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郑连声执业证号S1250522040001,联系人王金源,提供了这份研究报告。重要声明部分强调,本报告仅供西南证券签约客户使用,且不构成任何形式的个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判断风险并承担后果。
阅读全文潍柴动力(000338)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现亮眼,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4.6-62.4亿元,同比增长40.0%-60.0%。公司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盈利能力持续加强。特别是在天然气重卡销量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作为天然气发动机龙头企业,潍柴动力充分受益于行业需求的增长,24Q2扣非归母净利润中值达30.8亿元,同比增长64.6%,环比增长31.2%。
公司积极开拓新市场需求,产品结构不断优化。6月25日至27日,潍柴动力M33/M55系列大缸径发电产品在2024中国(上海)国际动力设备及发电设备展上展出,该系列产品在全球5G大数据中心、矿区、医院等高端动力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公司通过强化内功修炼,降本增效,子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改善。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郑连声维持对潍柴动力的“买入”评级,预计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5亿元、136.5亿元和156.7亿元,对应PE为11倍、9倍和8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20.2%。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大幅波动等潜在风险。同时,投资者应注意本报告的投资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理性分析市场情况,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最后,报告中提到的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西南证券对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西南证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且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结合自身情况,自行判断是否采用本报告所载内容,并自行承担风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