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能电气(300827)研报:大型光储优势稳固,产品市场多维布局助力再腾飞
上能电气(300827)作为一家在电力电子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不断深化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等主营业务的发展,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公司凭借大型光储优势,以及在产品市场多维布局的策略,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光伏逆变器领域,上能电气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集中式地面电站市场,公司具备显著的技术优势。根据国际能源网的统计数据,上能电气在2022-2023年国内逆变器招标项目中的中标份额分别位列第3和第5位,显示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欧洲、中东和印度等地区,通过产品认证和渠道拓展,为2024年的规模出货奠定了基础。
储能业务方面,上能电气在国内大型储能PCS市场拥有技术和品牌优势,根据EESA的统计,公司在2021-2023年的国内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出货量排名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公司正积极开拓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并在北美市场取得了百兆瓦级项目订单,为海外市场的拓展打下了良好开端。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光储系统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光伏和储能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降低,潜在需求得到释放。预计未来,中国、美国、欧洲等主力市场将维持稳定增长,而新兴市场如中东、东南亚、南非等地区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公司的盈利预测显示,2024-2026年,上能电气的营业收入预计将分别达到73.7亿、98.7亿和118.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9.5%、33.9%和20.5%。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5.2亿、7.3亿和1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1.1%、41.5%和42.4%。每股收益(EPS)预计分别为1.45元、2.05元和2.91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54.0%。基于公司的技术优势和储能业务的快速成长,以及海外业务的陆续放量,给予公司2024年24倍PE,目标价34.70元/股,评级为“买入”。
风险提示方面,需关注光储装机量是否达到预期、IGBT等元器件产能释放是否符合预期以及海外市场开拓速度是否低于预期等因素。
上能电气通过“光储协同”发展策略,利用其在光伏地面电站逆变器业务及大型储能PCS领域的竞争优势,同时积极拓展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及海外市场,实现了产品矩阵的健全和全场景覆盖。随着组件、锂电池等原材料价格的降低,光伏和储能系统的初始投资成本下降,潜在需求正逐步释放。公司在国内市场2023年的光伏装机需求超预期增长,预计2024年增速将趋缓,但海外市场的需求增速不减,公司在北美、中东、东南亚等市场的布局有望迎来收获期。
在全球双碳大趋势下,光伏和储能行业的高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能电气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销售渠道,有效应对行业波动,并持久提高盈利规模。公司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行业需求结构变化与公司业务结构变化规划,分析了公司业务战略布局的前瞻性、合理性,以及竞争力的体现。
短期来看,公司在分布式及海外市场的多年产品认证及品牌渠道布局有望在2024年得到成果体现。长期而言,在双碳背景下,光伏储能的高景气度将持续,公司在全球市场光伏储能双赛道布局逐渐完善,产品技术优势前提下,应对市场波动能力将逐渐提升。
公司的发展历程显示,自2012年成立以来,上能电气已经从专注于大功率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的企业,发展成为涉足储能业务和海外市场的综合性公司。公司在江苏无锡、宁夏吴忠和印度班加罗尔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并通过整合艾默生能源在中国境内的光伏逆变器相关业务,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实力。
股权结构方面,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吴强先生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27.43%的股份,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52.15%。公司注重研发创新,并通过股权激励计划,确保了核心技术团队的稳定和激励。
在业绩方面,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国内外光伏和储能装机需求的增长,以及海外市场的成功开拓。光伏逆变器作为公司的传统主力业务,营收占比在2023年达到58.4%,而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业务也实现了高速增长,营收占比达到39
笔记参考: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406191636677596_1.pdf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