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科技(002459)研报:盈利水平阶段性承压,新建产能顺利投产,海外市场表现亮眼
晶澳科技(JA Solar,股票代码:002459 CH)近期发布了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达到70.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7.2%。然而,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8%至216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7.8%至2.75亿人民币。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至159.7亿人民币,归母净利润为负,亏损4.8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9%。
尽管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未达预期,晶澳科技的组件出货量保持高增长,特别是海外市场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达到53.1GW,同比增长39%,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8%。公司在美洲地区的毛利率显著提升,推动组件业务整体毛利率同比增加3.97个百分点至18.28%。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组件出货量约16GW,同比增长37%,其中N型组件出货量占比约47%。
晶澳科技新建产能顺利投产,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持续巩固。截至2023年底,公司组件产能达到95GW,硅片和电池产能约为组件产能的90%,N型电池产能为57GW。国内多个项目顺利投产,同时海外的越南2.5GW拉晶及切片项目也已顺利投产。预计到2024年底,硅片、电池及组件产能均将超过100GW。
分析师预计,由于组件价格下跌及产能爬坡期间成本较高,晶澳科技2024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32.46亿、46.55亿和67.60亿人民币。鉴于公司作为领先的N型一体化产能企业,随着海内外产能顺利释放,业务能力将持续增强,分析师给予公司2024年20倍市盈率,目标价由51.66元下调至19.60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风险提示包括产能投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海通国际维持对晶澳科技的“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19.60元人民币。公司市值为451.8亿人民币,约合62.3亿美元,自由流通股占比44%。过去一年中,公司股价最高达到42.43元人民币,最低为13.65元人民币(2024年6月17日收盘价)。公司日交易额(三个月均值)为1.3675亿美元。
晶澳科技的ESG评分为4.2-3.3-3.5,环境、社会和治理各方面表现均衡。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电力发展,合理安排生产减少碳排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海通国际的研究报告显示,晶澳科技在可比公司中具有竞争力,其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财务报表和预测详细列出了其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关键财务指标。
最后,报告附录中包含了分析师的认证声明、利益冲突披露、评级定义和分布、非评级研究说明、A股覆盖说明、Q100指数介绍以及FIN-ESG数据服务免责声明。这些信息为投资者提供了额外的透明度和公司研究的背景。
笔记参考: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406191636679381_1.pdf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