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机股份(833943)研报: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深化“自主生产+协同制造”柔性模式,打造机械零部件平台化公司
四川优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优机股份,833943.BJ)作为一家专注于定制化设备及零部件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期获得北交所首次覆盖报告的增持评级。公司采用“自主生产+协同制造”的柔性制造模式,服务油气化工、工程矿山、通用机械、液压系统和航空零部件五大领域,满足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需求。
2023年,优机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10.14%,归母净利润7462.54万元,同比增长17.72%。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27.73%和9.27%,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北交所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0.87亿、0.99亿和1.12亿元,EPS分别为0.86元/股、0.98元/股和1.1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8.3倍、7.3倍和6.4倍。
公司在机械零部件产业中,通过研发创新逐步补齐装备短板,面对国内外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望通过高端产品技术创新持续提升在油气化工、工程矿山机械等下游领域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109项专利,包括10项发明专利,部分产品技术参数达到或优于行业内公司同类产品。
优机股份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为罗辑和欧毅,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公司股份。公司业务布局均衡,2023年油气/化工领域创收2.87亿元,同比增长31%。在航空领域,公司募投的“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已结项,为航空业务带来产能支撑。
公司面临的风险包括中美贸易摩擦、供应链管理以及汇率波动等。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稳定增长,毛利率、净利率和ROE逐年提升,P/E和P/B估值指标逐年下降,显示出公司良好的成长性和投资价值。
优机股份的“自主生产+协同制造”模式不仅保障了产品品质和供应链稳定性,而且通过技术输出和过程控制,实现了与协同制造商的紧密合作。公司拥有9家控股/全资子公司,业务涵盖铸钢件、航空零部件、机械零部件检测、油气阀门、水工流体控制设备等多个领域。同时,公司通过参股成都比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在航空航天高精度零部件制造、加工等领域的业务。
作为一家拥有核心技术和研发实力的企业,优机股份在机械工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随着全球基建投资需求的增长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公司有望在国内外市场中取得更大的发展。
笔记参考:https://pdf.dfcfw.com/pdf/H3_AP202406181636612048_1.pdf

- 最热
- 最新
- 最早
